铁血宋徽宗

第206节(1 / 2)

铜钱飞出去不仅打在人身上挺疼,看在眼里还能添一份心疼。

簪环货郎心痛的要死,冲上前去变本加厉的和他扭打在一起,还以为凭借女真人的骁勇武功,打死一个小货郎不算难事,万万没想到这小白脸子看似平平无奇,结果深藏不露,一时间难分伯仲。

簪环货郎:“你小子有猫腻啊!”

黄嘉大惊失色:“你是朝廷的人?”

簪环货郎惊的被他一拳打翻:“你是哪旮人?”

黄嘉机智的骗他:“我从来处来,往去处去。听你的口音,你是东北人?”

簪环货郎:“俺口音咋地了?”

“你叫什么?”

“朱福。”

黄嘉故意放开他:“你小心吧,大宋朝廷比你想的严密的多,赵官家英明神武,王皇后能掐会算,还有不少贤臣猛将,跟我一起出来的伙计,有四个都被朝廷抓去,暗中处决了。”

货郎朱福惊的脸色发白:“真的假的?你别唬我?”

黄嘉:“呵呵。”

朱福犹豫了一下,没有走,跟他一起捡到处乱飞的铜钱,和几个路过也想捡钱的百姓打了一架,捡到天色擦黑才算捡干净。

……

路途遥远也得派遣使者携带庆王金印、旨意、亲王朝服、仪仗、官家的赏赐前往庆国册封陈庆,不能让他的使者把东西都带走,但此一去海上风浪凶险,不知道还能不能回来,就不指派,听凭选择。

礼部有小官自告奋勇,自陈父母双亡,刚刚丧妻,俩儿子托付给岳家了,身无挂碍,只想看看万里碧波。

谢英也想去海外看看,看看官家最挂念、最期待的海外究竟是什么样子,还有那能流出乳汁的树到底存不存在。于是上奏恳请。

被大伯谢宝骂了数日,官家再三挽留,他还是异常坚定,于是册为副使,随同出海。

林玄礼有点惆怅:“英英啊,你开坛做法给他祈福吧。”

王繁英无语:“作法祈福不灵的。你别担心,他的寿命还有几十年,肯定能活着回来。”

现在沿海地区有不少大船坞,既然有利可图,民间发展的极佳。

成袋的甜菜挑挑拣拣还有十分之一完好无损,拿去榨汁熬糖,剩下的种子趁着春天下种。

苏麻离青这种名贵染料则交给景德镇,敕令他们珍惜着烧造釉下彩的瓷器。苏麻离青就是最好的青花瓷釉料,现在的釉色虽然有白、红、黄、绿、棕、黑等多种颜色,但从未有这么美、这么浓郁的蓝色。

这是天蓝,是海蓝,也是宝石蓝。

景德镇官窑都轰动了,小心翼翼的试验烧造,很快就烧出数百件寿桃纹、万字纹的瓷器,可以用于官家的寿日。送到京城还有半个月就是正日子了。

林玄礼在书房里丧丧的深刻反思:[一个皇帝如果有了个人喜好是多么麻烦的一件事,不管喜欢什么都会被无限放大,穷奢极欲,看戏、养花、书法字画、搞美食、旅游、体育、做手工艺本来都是很正常的爱好。但是遇到这些专心讨好皇帝的傻逼官员就会毁掉一切!!]

[他妈的朕这辈子都不会去的县城跟风乱搞什么,虽然说是秀才造反三年不成,我不担心这些被撤职的老秀才谋反搞事,但是新换上去的年轻人当不好差事,反倒养成了好勇斗狠,不务正业的风气!]

[李进这货也是废物,他倒是早说他提出来的县城问题啊,朕他妈的还以为他说的是朝堂之上呢!]

他不问的时候竟然没有人明说,有几个人含沙射影的说了说民间问题,清楚程度在‘不知道这事儿的时候看不明白’,‘知道这事儿之后一看,嘿说的确实是这件事’的水平上。一个月前把李进放出来,朝廷行文询问此事,各地都多多少少的有人上报承认,或者指证其他人做了这种蠢事。现在正忙着下旨申斥、拨乱反正。

并把御史台骂了一顿。从鸡蛋里挑骨头是御史台的责任,让一个新科进士做了,那你们都干了些什么?

然后把丞相们数落了几句。

[理想状态的皇帝和美漫里的某些战士一样,平时冻起来什么需求都没有,需要时一解冻,就能带着顶级的智慧和顶级的战斗力复活,处理完朝政的纷争之后回去继续冻着,生完一个太子和两个备胎之后无欲无求。]

[如果不这样……就会被马屁精搞出许多坏事!最后还要把脏水泼在皇帝头上!朕喜欢年轻英武的男子,但是控制的很好,甚至都没有带在身边打架玩,更没有随意委以重任!你们都干了什么。完全不能体贴上意!低级红,高级黑。要不是人太多了,简直怀疑你们是被辽金收买了,破坏国家基础的。]

以上这段经过润色和删改后写成一篇文章,丢到《君道》合集里,告诫自己和以后的皇帝。

然后继续写十年计划,打算在生日宴会上宣布这个伟大的十年计划,朝臣们在听说官家有一个声势浩大的十年计划之后,气氛莫名其妙的又安定下来。问题是计划还没编出来。现在的国家疆域已经令朝臣们十分满足了,没有什么旧恨旧耻。

一个伟大计划要分成无数个步骤,按照先后顺序依次进行。

……

赵森知道叔叔最近很愤怒,从三年一度的好日子被人怼了一通的愤怒,到基层官员为了捕风捉影的讨好皇帝真的干出这些蠢事的愤怒。

太子的老师形形色色,依然少不了当今的大儒,以及数理化和兵法、天文地理、农业畜牧业等各方面人才。大儒在讲治国时,终于发现太子一脸严肃的走神儿:“郎君?郎君!小郎君在想什么?”

赵森尊师重道的拱了拱手:“抱歉,郭师,我在想劝谏官家。”

郭老师立刻发表了一番对于招贤纳谏的看法,认为太子很有必要劝官家重赏重用李进:“当初在金殿上,是官家先问的,不只问了一句,反复发问。一个年轻人见了官家,激动的忘乎所以、涕泪横流都很正常,就连上了年纪的老臣被官家召见进宫时,也常有跪倒在地嚎啕大哭,当众失态的人,勤政殿里永远备着几沓专门赏给大臣的小手帕。口不择言也不能算是罪过,何况他说的事都是真的。”

“嗯。”赵森继续光明正大的走神。下课之后去皇后宫里磨叽了一会:“婶婶,您要不要哄哄官家?”

王繁英沉吟了一会:“他想要我哄他,但是又不想让我哄。”

赵森:(⊙_⊙)叔叔和婶婶说话总是高深莫测,根本听不懂他们在说什么。

王繁英:“他觉得难过,但是我哄他,他又觉得不好意思。”我又不是长孙皇后,不想变着法子的哄皇帝开心。多大点事啊,痛痛快快的打一架,然后高高兴兴的嗨皮一个时辰,一切忧愁烦恼烟消云散。可惜他烦恼的是局势不完全被他掌控,信息受到阻碍,对国家的监管力度不够强,他一直以来理想中的局面会留下严重后患。这些事摆在眼前,谁都郁闷。

“该你了,小宝,你长大啦,哄官家开心的重任交给你。拿上这碟蜂蜜猪肉脯,还有兰花豆,果丹皮,去吧。”

太子求见,带来了小点心。

“叔叔,李进又不是张良陈平,诸葛亮,赵普那样的名相。他能发现问题、报告给朝廷,就不错了。御史们不也是这样吗。”

朝廷上分工明确,一些人负责发现问题,另一些人负责出主意设法解决问题,丞相负责选定解决办法/拖延/宣布解决不了不提了。如果有谁能一口气完成这三个项目,大家都说他是未来的相公,前途不可限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