沧元图

第74节(2 / 2)

星灵草,更是五十万功劳可换取。星灵草,元初山如今宝库内还仅剩‘两株’。当然若是用来打造神魔根基,也可以选其他天地奇珍。

“丹药、奇珍,甚至像天地的种种煞气都能换取。哦?”孟川往后翻看着,眼睛一亮,“元初山竟然有这么多特殊修炼之地。”

特殊修炼之地,在其中修炼,也要用功劳兑换。

比如‘黑暗祭坛’就有磨练意志之效,登黑暗祭坛一次,需一百功劳换取。

‘地磁煞气池’,修炼一天需要一百功劳。

‘万毒坑’,修炼一天需要三百功劳。

……

因为在这些地方修炼,对这些宝地也是有消耗的。比如吸收了煞气,吸收了罕见毒物,甚至登那黑暗祭坛,黑暗祭坛那神秘黑雾都是有消耗的!登的越高,消耗越惊人。登顶一次……黑暗祭坛消耗是非常夸张的。一旦登顶元初山都严禁弟子再去登台阶了。

所以元初山弟子修炼,以功劳换取种种修炼资源,而功劳?元初山是每月发放的。

“每月发放宝物,发放功劳,元初山可无偿发放二十年。”青袍男子微笑道,“当然若是孟川大人,十年就闯过九玄洞能下山。那么元初山也会将剩下十年的宝物功劳一次性给孟川大人。”

孟川微微点头。

他们这些天才,不需要服兵役,不需要拼生死,可以安安稳稳在这修炼。

然而这也是他们成神魔后,仅有的平静岁月。一旦闯过九玄洞,就要开始真正守护人族了。

“孟川大人,你如今名下还有十八万五千两百功劳。”青袍人说道。

“这么多?”孟川一愣。

自己每月得到的是最高等宝物功劳,也仅仅是每月三千功劳,一年才三万六千功劳。

“神魔孟烟,将她名下十八万两千两百功劳,全部转到孟川大人你的名下。”青袍人说道。

“姑祖母?”孟川沉默了,他记得姑祖母早说过,功劳转到他名下。

这是姑祖母近八十年神魔生涯积累的功劳,怕也包括了东宁府妖族入侵一战的功劳。

一场场血战,积累到这么多。

“对了,这里还有一封孟川大人的家书。”青袍男子将一封家书递给孟川。

第二十一章 各自的命运(本集终)

“家书?”孟川接过信封一看,“爹寄来的?爹两天前刚离开,怎么就立即来信?”

心中隐隐有所猜测。

他没立即查看,而是先将丹药宝物领取,也带着那本黑色书册,立即返回自己的洞府。

成为元初山弟子这么久,一直在藏书洞查看神魔法门书籍,都还没回过洞府一趟。

……

景明峰山顶,一处偏僻处,孟川独自一人坐在一块大石上看着茫茫云海,远处云海中有许多山峰穿透云层,峰顶也都是终年有着积雪。

“姑祖母去世了。”孟川收起父亲的家书,父亲的信中说的很简单。

腊月二十三清晨,父亲就赶回了东宁府,将喜讯告诉了族人们,也告诉了姑祖母。

姑祖母本就重伤,妖族入侵时更拼尽一切,那时候身体就很糟糕了,可她纯粹因为执念努力坚持着,想要等到孟川加入元初山的消息。而一旦真的知晓这消息后,心中轻松喜悦,执念消失,她的身体再也撑不住,迅速崩溃。

当晚,姑祖母嘱托了族人后,也就含笑而逝。

信奉中有两封信,一封是父亲的,另一封是姑祖母的。

轻轻展开纸张,孟川看着姑祖母给自己的信。

“孟川,得知你以考核第一进入元初山,我很开心。”

“我无法再见你,归期就在今晚,想说的便写在信里。你的前途远超于我,我只能以近八十年的神魔生涯,给你一些忠告。”

“上了战场,一,记得依靠你的同伴,在生死搏杀关键之时,同伴的一招可能会让你脱离绝境。千万别依仗实力强大,一个人蛮干。二,永远要藏有杀招,就算杀死敌人,你的招数也尽量要保密。妖族也在收集我们神魔的情报,当你底细被摸清了,你就危险了。你擅长的招数,不能告诉第二个人。因为告诉第二个人,很快就有第三个人,第十个人,乃至更多人知晓。人族神魔虽然绝大多数都为人族奋战,但依旧是有叛徒的。为了种种好处,和妖族勾结的也是有的。切勿暴露自身手段,保密,保密。三,你实力越强,就越有把握面临战场上种种危险情况。所以平常松懈不得,抓住在元初山的机遇,让自己变得强大。越强大越好!姑祖母看过太多神魔死去。记住,越强大越好。”

“你无需为我感到伤心,我这一生,从微末中起步,二十二岁悟出势都没资格参加元初山入门考核,仅是一名外门弟子。历经九死一生,也有运气在身,方才最终侥幸成了神魔。成神魔八十年,同伴们也经常挡在我前面,让我能活到今天。”

“我更带领已经没落的孟家再度崛起,成为东宁府五大神魔家族之一,在死前,更看到你能进入元初山。我是真的无憾了。”

“神魔的路,很难走。你要好好走。”

“如果可以……多杀些妖王!姑祖母到了地下,也能和那些老友们多吹嘘吹嘘。”

孟川看着。

心中却酸楚的很,明明知道姑祖母是欣慰去世,可就是难受。

倾尽家族宝物换一滴神魔玉髓液,将八十年神魔生涯的功劳都给自己,让自己在元初山修行的更快。

她将一切都交给自己。

“姑祖母,我会带领好家族。”孟川眼睛微微泛红,看着茫茫云海,轻声道,“你的三个忠告,我也会牢牢记住。还有……我会多杀些妖王的。”

“姑祖母,一路好走。”

孟川遥遥看着东方,仿佛看到了家乡,看到了那离去的姑祖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