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果

第188章 魂魄一气化墨宝(1 / 2)

热腾腾的气息充斥在屋中各处,这仆从浸泡其中,四肢百骸暖烘烘的,气力似乎都提升了不少。

惊讶之下,他凝神看去,这才看到是邱言在伏案书写!邱言周围,是目瞪口呆的孙刑名三人。

邱言身前的纸上,隐隐散发出气血波动,热气汹涌。

这个仆从并未练过武,自然不知道阳刚血气的意义,可此气眼下肉眼可见,当然无法忽略,心中称奇。

“这是怎么回事?这满屋子的热息,都是从纸中冒出来的?”

就在仆从惊讶、疑惑之际,邱言手腕一转,写下了最后一笔。接着,他搁下笔,将纸张拿起,轻轻一吹。

呼!

纸上的阳刚血气被他吹得散落开来,下一刻,屋里暖烘烘的气息荡然无存。

“嗯?”孙刑名这时回过神来,起身走了过去,他站在邱言身后,看着纸上的那一列字,轻读出声:“夫字,以神为精魄,以心为筋骨,神若不和,则字无度,心若不坚,则字无健。”

读完这一句,看着一个个骨血饱满的文字,感受着字中流露出来的强健、奋进、方圆周正的已经,孙刑名不禁赞叹起来:“好字!好句!你这段话,乃是一段练字的诀窍!端得精妙!”

说到这里,他俯下身子,瞪大眼睛,一点一点,仔细的打量着每一个字,啧啧称奇:“果然是有了神韵!这句诀窍,配合此字神韵,对练字之人来说,堪称至宝!这等成就,就算是放到前朝、古代,那也堪称大家了!”

练字要有神韵,这是自古以来研习书法者的追求,并非是矫揉造作之说。

文以载道,是传承文化、智慧和知识的载体,上古的圣贤、大儒,穷尽一生去总结天地之理,记录在竹简和纸上,传承后人。他们在落刀、落笔的时候,不只是想用文字描述道理,也想将自己对天地人的感悟融入字中,这种感悟、精神,就是字的神韵,字的风骨。

如那八字古篆,就记录着一位先贤对天火、人火的感悟,最后甚至八字成精!

今人练字,多为临摹,先求其形,然后循序渐进。但是,只有字形,不过虚有其表,就好比是死去的生物,虽也有筋骨皮肉,但没了魂,只是死尸,乍看顺心,但不可久视。

练字的人,只有将人生的感悟,或者心中的领悟,注入字中,化为神韵,方能从技上升为法。

这些说来简单,但做起来却何其艰难,古往今来,能达到笔下生韵的人,寥寥可数,而一旦能字中生韵,就可被称为书法大家,写的字也有了流传后世的资格。

这样的字,才当得起一个宝字。

墨宝。

此时,从恍惚和惊讶中回过神来的张振和孙伟也围了过来。

张振是通晓书法之人,家中多有收藏,但见了这幅字,也如孙刑名般惊讶,眼中闪烁着光芒,抬手想去抚摸,却又怕弄脏、弄皱,嘴里说着:“这些字给我的感觉,像是有血有肉一样,尤其是你刚才写的时候,这些字仿佛活过来似的。”

孙伟也点头道:“我也有同感,甚至觉得这些字,散发出温热气息,能温暖身躯……”孙伟对书法之道的了解,不如自己的父亲和张振精深,但同样意识到这幅字的不俗。

邱言原先的字,他也看过,和眼前这幅相比,却有天壤之别,显是进境迅速,登堂入室了,日后定不是无名之辈,能和这样的人结交,对一个胥吏之子来说,大有裨益。

不过,因对书法之道未沉浸太多,反而让孙伟能更客观的欣赏和观察,这一看,突然心生疑惑:“咦?这书体,之前未在字帖上见过,不知是什么体?”

他这话一说,顿时提醒了其他两人,孙刑名和张振连忙又打量着几个字,和记忆里的字帖、题字、字碑对比、印证,但回忆了半天,却找不到相同的地方。

“难道……这是种新的书体?”

联想到这种可能,孙刑名和张振先后一惊,接着却又反应过来。

“也对,能写出神韵之人,是在字中融入了自己的感悟,阐述自己的道理,字形因而有了变化,成为崭新书体,也算正常,不过这意义太大了……”

正当两人念头翻腾之时,孙伟却是惊呼一声:“父亲,你的身子……”

“嗯?”听到这话,张振也反应过来,一转头,看向身旁的孙刑名,然后惊道,“孙伯伯,你的病好了?”

他这话一说,孙刑名方才如梦初醒,将视线从那幅字上收回,看向自身。

此时的孙刑名,是自己站着的,而且刚才还走了几步,但在邱言等人拜访之前,孙刑名因被邪气侵染,不只骨瘦如柴,更是四肢乏力,稍有动作就要脏腑绞痛,所以只能被人搀扶、抬动,一到一处,便一动不动的斜躺着。

可是眼下,他不仅站了起来,更是行走如常,甚至感到腿脚中,蕴含丝丝暖意,虽然还有虚弱之感,但那种邪气缠身的沉重之感却是没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