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零年代开挂生活

第49节(1 / 2)

孙军书记说,“我们厂子一路走过来,摔过一次特别惨的跤,于总应当是知道的,就是谢师傅从我们厂子离职那次。”

宋美华扭头朝于泽看去,眼中满是好奇,“谢师傅?是于老师的夫人,谢迎春谢老师?”

“是,当初谢师傅在青山公社插队,因为溃坝的原因,想出烤饼干这一招来帮我们当地受灾的老百姓解决问题。我们青山食品厂就是那会儿建立的,当初的苗头很好,一举便打响了名声与口碑。”

“可惜后来啊,犯了狂妄自大、好高骛远、认不清自己能力的错误,觉得那饼干配方很简单,再加上上头的领导想要往厂子里安排关系户,就把谢师傅给挤走了,我们厂子里没有了配方,做出来的饼干口味大变,生意一落千丈。”

“这就是我们总结出来的第一条教训,必须尊重核心竞争力,也必须拥有自己的核心竞争力。”

“我们从谢师傅那儿引进了一些饼干的配方,也自己找人研发,从别的地方买配方。虽说目前还没有找到比谢师傅的配方更好的饼干,但我们也算是无心插柳柳成荫,找到了一种辣豆皮的做法,恰好我们松原这边的大豆多,用大豆制出来的辣豆皮味道非常好,目前卖的很不错,也算是有了自己的核心竞争力,走出了一条属于青山食品厂自己的路。”

孙军书记走到第二堵文化墙前,指着文化墙上的那两个大字‘良心’,说,“这是我们从其它厂家的经历中汲取的教训,做生意,尤其是吃食生意,必须得讲究良心,就像给自个儿做吃的一样,所有原材料都得用好的,都得自个儿能吃下肚的东西,才敢装到箱子里出厂卖给顾客。”

“这些东西虽然一时半会儿看出来,但没人是傻子,时间久了都能分出来。再说了,我们做的是吃食生意,如果混一些次品粮进去,做一些以次充好的事儿,那是损阴德的。”

于泽瞅了一眼孙军书记,他觉得孙军书记说的这话是在内涵某星食品厂。

宋美华甚为赞同孙军书记这番话,她将孙军书记说的这一席话都记在本子上后,问孙军书记,“方便让我们参观一下生产线吗?我们想看看生产线上的具体情况,包括粮食的品质、工人的健康状况、生产线的卫生情况……方便吗?”

孙军书记笑得眼睛都快看不到了。

“方便方便!自然方便!我们的生产线上又没有什么不方便示人的东西,随时都能来看!”

他等的就是这个机会!

要是能通过中央的口舌把青山食品厂注重饼干品质的话给传出去,那就是白给他们打一次广告啊!

第73章 假大空和真理

听孙军书记讲青山食品厂发展史的时候, 于泽跟着回忆了一下,很多事情已经是好几年前的事儿了。

青山食品厂始建于松原江溃坝之后,那时候的他还没有成家, 还像个愣头青一样干什么都冲在最前面,如今的他已经是两个孩子的父亲, 一个人的丈夫,也不再是庆云油田上的工人,而是国防科大的一名老师了。

“时间过得可真快……”于泽感慨了一句。

宋美华朝他瞅过来,问, “于老师有没有什么想要补充说明的?或者说,于老师能不能给青山食品厂提点发展的建议?”

于泽摇头,“我没什么建议, 青山食品厂现在走的路和新世纪食品厂一样, 一方面狠抓食品的质量,一方面保证自己的独创性,做生意讲究个良心,踏踏实实做下去,做大做强只是迟早的问题。”

宋美华在本子上记下了‘质量’、‘独创性’和‘良心’这三个词。

记完之后, 她又有点想笑。

这道理其实大家都懂,但有几个人能真正做到?

做食品生意做得久了, 有几个人能守住本心不偷工减料?

没有。

商人逐利,很多人都在逐利中迷失了本心。

回顾青山食品厂的发展历史,其实也很简单,如果一直都沿着这条路走, 那就绝对时稳扎稳打的进程,丁点儿事都不会出,稍微一旦偏离了这样的轨迹, 各路事情就找上门来了。

宋美华原先觉得‘质量’、‘独创性’和‘良心’这三个词儿有点假大空,现在突然觉得,不是这三个词儿假大空,而是浅显易懂的道理摆在那儿,却鲜少有人能够做到。

-------------------------------------

长青省的领导在长青市等了好久,迟迟没有等到中央规划组的人来,赶紧同各地联系,最终发现中央规划组的人被于泽直接给带去松原了,一行人立马乘上大客车乌央乌央地往松原市赶。

这些领导们赶到松原时,于泽刚好带着宋美华等人参观完新世纪食品厂,打算就近找个地方吃饭,改天再下到东三省的农村去,亲眼看看粮食作物的培育模式等。

长青省的领导来了,于泽那‘就近找个地方吃饭’的计划自然就泡汤了,由长青省的领导做东,于泽和中央规划组的人吃了一顿递到的长青特色菜。

饭后,长青省的领导就撺掇着开了一个会,他们想从于泽和中央规划组的人口中撬出一点东西来——中央到底是咋规划的?

振兴经济的通知已经下发到各省了,可具体怎么做,文件中并没有明示,只是说需要结合中央规划组以及各地发展规划专家的建议来做。

中央规划组已经到了,东三省的发展规划专家就是于泽,这在文件上写的明明白白,长青省的领导自然而然地就将突破口放在了这场小会上。

于泽也没同中央规划组藏着掖着,他直接把自个儿想到的东西都说了出来。

“我是在松原长大的,对长青省的经济结构还算了解,重工业为主,农业为辅,一度撑起了整个长青省的经济结构,可现如今的情况,各位领导不会不清楚。整个东三省的重工业产业都在走下坡路,而且重工业对环境造成的污染太大,不利于持续发展,所以我们的规划是,逐步减轻重工业在东三省经济结构中所占的比重,增加农业以及食品轻工业在经济结构中所占的比重,当然,具体的发展规划还是得因地制宜,根据每一个地方的具体情况来制定。”

……

于泽没能分到自个儿最想要的那一个区块,但东三省作为自己的老家,他怎么能不上心?

一直在东三省忙活了将近一个月,于泽才返回平沙市。

-------------------------------------

彼时的谢迎春已经开始在国防科大讲课了,不过她讲课的情况有点特殊,她虽然留在了精密制造系,但负责教授的课程却是在土建系,讲的东西与坝体力学有关,有两门课还是李彧教授生前带过的课程,当初因为没有适合的人来讲,这两门课程是由其它教授兼着带的,现如今有了十分懂这方面的谢迎春,课自然得给谢迎春安排上。

为了把谢迎春彻彻底底留在土建系,土建系的系主任还牵头给谢迎春安排了一个项目——长江流域水系治理规划。

这个项目主要是通过水文地质学、地下水动力学的研究,确定长江流域水系的汛期流量和旱期流量,并计算长江流域水系中的容水量,以此来设计建设大坝,充分利用水利资源,将水力发电等都搞起来。

另外,土建系有一些刚留校的小老师没有谢迎春的知名度,需要抱着大佬的金大腿来拿项目吃饭,土建系也希望谢迎春能带一带这些年轻老师,一是让这些年轻老师有饭吃有钱赚有项目干,二是让这些年轻老师跟着谢迎春学一学,万一什么时候谢迎春不再土建系做项目了,土建系的项目也能维持下去。

谢迎春没什么意见。

长江流域水系的研究是个大工程,需要从长江的源头开始看,一路顺流而下,研究长江主干水系及所有之流,规划计算分水岭与汇水点……这么大的工程,谢迎春带着土建系的那几个年轻老师以及一些大四的学生在野外过了将近十个月,才大致收集到了第一批数据。

而于泽这一整年也频繁地往东三省跑,夫妻两人都不怎么着家,两个孩子全靠爷爷奶奶帮着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