桃源歌隐

和谐(1 / 2)

公元前201年,汉六年,五月底,栎阳。

林依依已经跟着张良回到栎阳留候府几天了。

至于为什么会回来?

那是因为之前暂定洛阳为都城的决定已经被推翻了,而新的都城则是选择了咸阳,但实际上却并不是原大秦都城所在之地,因为当初项羽对咸阳的破坏实在太大了,而刘邦也觉得这个只传了二世的帝国都城不怎么吉利,所以他并不喜欢。

这也是为什么他会想将帝都落在洛阳,并且以后就长期居住了。

但是齐人刘敬却劝他最好把都城建在关中,因为他在关中的名声最好、根基最稳。

刘邦觉得他说的很有道理,但是又实在是觉得咸阳这个地方有些膈应,他还记得当初自己被项羽困在咸阳,还是多亏了张良的多方奔走,才想出了办法让他得以离开。

可是,除了咸阳,关中还有什么地方适合建都呢?

好在他还有人可以商量。

刘邦立刻让人将张良找来商量,将自己纠结的问题说了出来。

张良听到他问起了建都的事,尤其是有意回关中去,却又不想将皇宫建在咸阳,他的心中微动,脑子里顿时闪出了一个名字——长安。

其实当初刘邦决定定都洛阳的时候,张良就觉得有些不妥当,一方面和刘敬所想一样,他也认为定都关中比定都洛阳要更合适。

而最重要的一点是,当林依依听说刘邦想将洛阳定成为都城时,她的表情很是有些迷惑,然后嘴里不由自主地呢喃了一句:“怎么会是洛阳?不是长安吗?”

张良可以肯定,她说话的声音虽然低,但自己绝对没有听错。

那么,是不是后世的历史记载中,大汉的都城是长安,而不是洛阳?

可是长安,那不过是距离咸阳不远的一个小县城而已,怎么可能承担得起一个帝国都城的重任?

而且,当时刘邦带着众诸候将相们都留在洛阳,就连皇帝即位的大典也是在洛阳举行的,这座城市还是当年周王朝的都城,有着现成的宫室皇城,怎么看都很适合作为都城,所以他便没有提出反对意见。

但是现在,陛下居然自己动摇了,想要回关中去建都了,而且他还不想住进咸阳宫去。

当然,现在的咸阳宫也被损毁的差不多了,可是再怎么说,修缮总是要比新建要来得容易一些。

不过张良也并不赞成刘邦将咸阳定为都城,因为他想建议皇帝在长安定都。

“陛下既然不喜欢咸阳,那换个地方不就可以了?”

“换个地方?关中还有哪里适合建都?”

“陛下以为,长安如何?”

张良似是不经意地丢出了一个名字,却让刘邦沉吟起来。

“长安么?”

他抱着臂膀,一只手捏着自己的下巴摩挲着,一抬头,看到气定神闲的张良,口中发出 “啧”的一声,道:“说说,为什么是长安?”

“首先,长安地处关中,而且与咸阳离的近,如果咸阳要扩张的话,甚至可以将长安也划分进咸阳地界之内。这就意味着,其实反过来也可以,长安无论从地理位置、经济文化、人文基础等等,各方各面都并不比咸阳差。它所差的,只不过是地方小了点、没有现成的宫殿,名气也没有咸阳大而已。

但是这有什么关系呢?作为一国都城,当它的名字被诏告天下的那一刻起,天下又有谁会不知道它呢?至于宫殿,咸阳宫现在是什么模样陛下也清楚,修缮一座咸阳宫的钱粮,和新建一座长安宫的钱粮,委实也差不了多少。可是陛下却不喜欢咸阳宫。”

刘邦眼中一亮,只这一个首先,就足以让他同意定都长安了,但是看张良这意思,他还有其次?

于是他点了点头,道:“嗯,你继续说。”

张良笑了笑道:“其次,长安的名字好啊。长安,长安,长治久安。无论是陛下,还是臣等,亦或是陛下治下的庶民百姓,都是希望我大汉帝国能够长治久安的吧。陛下若是嫌弃长安小,完全可以重新规划建设啊。”

刘邦眼眸大亮,忍不住拍掌赞叹,立刻便决定就这么地了,他要在长安新建一座新的皇宫!

最终这个差事落到了萧何头上,而身为皇帝的刘邦则是带着一众大臣们回到了栎阳暂住,等待着他的新皇宫在长安城建成。

身为近臣的张良,自然也就跟着回到了栎阳,而原本的成信候府,也变成了留候府。

所以林依依也自然而然地跟着回到了这里。

这让张信非常高兴,就连暂住在这里的紫苏也很高兴,这个从桃源走出来的小姑娘这两年已经完全变了一个模样。

她的身上已经再也找不到一丝一毫的村姑味了,任谁看着,都会把她当成一位世族大家教养出来的小姐。

她容貌清秀美丽,仪态端庄大方,而且识文断字,不但会医术,这两年来,在她的努力下,同样在音律方面有了很大的进步。

所以当林依依见到这个姑娘的时候,她几乎要认不出来了,还是张信在一边提醒,她才将眼前的少女与那个她曾经非常看好的医学天才划上了等号。

林依依的表现让紫苏有些失落,但却让张信心中暗喜。

连人都认不出来了,岂不是说紫苏在老师心目中的地位已经降低到了一定程度了。

林依依自己心里也有些尴尬,虽然不是她的本意,但到底紫苏算是她带出来的人,可是这两年多来,她把人往栎阳一丢就再没有管过,确实有些不负责任。

现在更是连人都差点没认出来,想来紫苏心里肯定是不舒服的。

于是她将紫苏叫到跟前,想问问她这两年在医术方面有没有什么问题,她好帮她解答。

都是学生,甚至张信这个学生要比紫苏正式多了,情分也更深厚些,所以她便将张信一起叫了过来。

还别说,张信还真攒下了不少问题,一个个问了出来,在林依依为他解答的时候,也是目光专注地认真听着,甚至还拿了一块绢帛铺在案几上,将一些重点内容记录了下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