旧金山往事

第261章 曼哈顿二(1 / 2)

吃喝玩乐,一转眼在纽约待了六天。

期间。

微软股价降至三十一美金,丝毫不影响陈林芝的心情,利润已经超出心理预期,他不指望短期内还能有多大起色。

哪怕是软件公司,这年代也要靠利润说话,而不是像二十一世纪那样炒概念忽悠人,动不动就上百倍的市盈率,宛如搏命。

所以要想让这批股份更值钱,只能将希望寄托在接下来的微软业绩表现上,目前软件公司市盈率普遍处于十倍左右,落在陈林芝眼中显然是些香馍馍。

十月初去纳斯达克证券交易所参观,让他意外的是竟然在众多显示器上,看见了一家叫做“oracle”的公司交易代码,当前市值三亿多美金,在以上市门槛低出名的纳斯达克交易所里,已经属于规模比较可观的那一类企业。

传统行业的公司上市更喜欢选择纽约证券交易所和美国证券交易所,纳斯达克证券交易所则适合投资者们淘金,就像中小盘创业板,无论地位还是资金量都低了一大截。

对于oracle公司,陈林芝太熟悉了。

在银行工作时候,后台服务器上就印着这个单词,英文意思是“神谕”,也不知道被谁翻译成“甲骨文”。

问完工作人员发现这是家数据库管理服务商,顿时和陈林芝的印象对上号。

说实话,陈林芝只知道将来这家公司规模大还值钱,除此之外一无所知,常常使用微软的windows操作系统,如果不是专业人员,谁会专门了解一家数据库服务商的消息。

这种一知半解,并不妨碍陈林芝意识到,这家公司发展前景比较可观,于是爽快地将手里那批大半年前投资的股票全部套现,随后换了种玩法。

他分别在高盛和摩根士丹利开户。

跟高盛的人谈股票期货,具体到微软、甲骨文、沃尔玛等几家他看好的公司,谈妥后接着又找摩根士丹利的人聊股指期权,将几家公司打包定制一款“产品”。

所谓股指期权,是判断股指的涨跌,只需要付一定的权利金,到期后才交割,跟陈林芝投资过的外汇期货类似,都具有花小钱办大事的妙处,优点在于不占用资金。

在此之前。

陈林芝花多少钱,能买价值多少钱的股票,现在却能通过跟券商代表谈判,以相同的资金撬动自持数倍甚至是数十倍规模的股票。

风险被放大的同时,盈亏也随之增加。

因为有微软的股票兜底,等于用老股票换成新股票,完成一次资产的重新配置,所以陈林芝觉得可以再赌一把,绕过直接买股票的环节,尝试在场外交易中使用股市衍生产品,来“增加”自己手里的筹码。

个人投资者很少拥有选择的权力,陈林芝是个身价数千万美金的富人,所以无论是跟高盛还是摩根士丹利,谈判过程都非常顺利,只花半天时间就搞定这件事,专门定制两款他自己选择的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