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迫成名的小说家

被迫成名的小说家 第15节(1 / 2)

“下午六点钟开始,我五点来接你。”康总叮嘱,“放平心态,最近销量回升得很好,不要让人看笑话。”

简静:“噢。”

破案搞得她心力交瘁,差点忘了自己还是个饱受非议的小说家。

她挂了电话,上网去搜《恶魔医生》的书评。

国内最大最权威的书评网站叫“书虫网”,《恶魔医生》上架半个月,书评已经有一千多条,打分超过五千人,目前的评分是:7.4。

btw,“自杀”的时候,评分是5.2。

《恶魔医生》的热评第一名是这样的:

上架后铺天盖地的差评,让我挺好奇简静的水平掉到了什么地步,才搞得天怒人怨,所以我马上下单把书看了。不得不说,现在出版社之间的拉踩过分了,营销归营销,故意踩太恶心,专门挑《恶魔医生》的弱点讲是几个意思?

对,《恶魔医生》不是一本以诡计见长的推理小说,大部分案件没有高难度的作案手法,也没有耸人听闻的犯罪现场,问题是人家这次的主题根本不是这个!

《恶魔医生》的主题是善与恶,又不完全是。恶魔一开始不懂人类,以为杀人的就是恶,被杀的就是善,其实不是,有的杀戮是恶,有的杀戮却是爱。

……

对方洋洋散散写了一千多字,点赞数超过1000 。

口碑在慢慢回升。

虽然这本书不是“简静”自己所写,可她们本是同一人,这种被认可的感觉让她忍不住想落泪。

也正是在这个刹那,她突然理解了“自己”的绝望。

倾注无数心血的作品,别人一张嘴便随意曲解。她被人否定,被无情嘲讽,仿佛在这个世界上没有任何存在的价值。

而人是社会性动物,“简静”父母亡故,亲情断绝,朋友也很少,与世界最大的联系,就是小说。

作家简静,已经约等于社会人简静。

前者被否定的时候,后者也随之死亡了。

感同身受之下,简静不免升起几分愤慨:康暮城说得对,不能让别人看她笑话。

她翻箱倒柜,找出一件没有上过身的定制礼裙,灰色纱质的料子上点缀细碎的亮片,光一照就折射出星辰般的小碎光。

这种冷灰色不比经典黑白,好看归好看,人得撑得住才行。

是时候换个造型了。

简静拿手机出门,凭记忆找到一家常去的造型设计店。

tony老师迎上来,笑眯眯地说:“简小姐又来了?这次也是修一修再做个保养护理吗?”

简静不由望向店铺里的超大镜子。

这年头,作家为了卖书,多少得搞点人设,康暮城给她定的是年纪虽然小但很天才的青少年作家,所以她一贯的造型便是乖巧的学生。

家长看到她这样的形象,本能地认为她是个好学生,写的书不会带坏小孩,手一松,销量就来了。

“不,”她对tony老师说,“我想染个头发。”

tony老师殷勤推荐:“染个奶茶棕怎么样?很温柔知性的颜色,适合作家。”

“灰色。”简静翻过书页,指着其中的一个色说,“青木亚麻灰。”

tony老师:“呃,好的。”

青木亚麻灰是浅色系,比奶奶灰的冷调多了温柔,比棕色系的温暖多了冷艳。简静为了中和这种色调,没有剪短头发,而是将原本的长发卷成了大波浪。

如此一来,整个发型很好地融合了甜美和冷淡,走在路上绝对吸睛。

tony老师夸奖:“这个发型很衬你,气质特别好。”

简静亦十分意外。她没有染过这个颜色,只是出于颠覆外形的想法,挑了个大胆的色号,谁想效果出奇得好。

出版社庆典,肯定有不少人准备看她笑话,这个新造型或许是个不错的反击。

周末下午五点,康暮城准时来接人。

一照面,他就盯住简静的新发型,上上下下打量她半天。

“不好看吗?”她拈住一缕发丝。

康暮城拧起眉:“为什么突然换了发型?”

简静的新造型不是不好看,她肤色白,灰色的小礼裙和亚麻灰的发色冷归冷,却没有掩盖她本身的肤色,反而衬得更加雪白光泽。

像一把出鞘的刀。

从头到脚,都在释放一个讯息:我不好惹,勿cue。

康暮城的心情有点复杂,仿佛老父亲看到女儿化妆打扮,好看不好看另说,无端先有一股忧虑。

“你说的,不要让人看笑话。”简静语调轻松。

康暮城转头看她。

他认识简静四五年了,没有人比他更了解这个女孩。她是典型的在某方面具有天赋的孩子,对外界十分敏感,这份感知力投射到笔下,诞生了或奇幻绮丽或阴郁哀伤的故事。

但她本人也因此变得脆弱,太敏感了。负面的评价对普通人来说是感冒,对她来说可能就会变成肺炎,再严重一点,直接夺走性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