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妻薄情

我妻薄情 第492节(2 / 2)

每一个名额,就多出一个官,多鸡犬升天?一个家族,天?大的好?事?儿。

再者,春闱录取分为南北中榜,南人、北人的名额不?变,只是给中部地区的举人多一点机会,并不?会侵害其他人的利益。

一时间,中榜出身的官员们无不?赞同,他们都迫切希望多一点乡党,也好?互相提携。

仅此?一事?,就足以让杨首辅争取回士人的好?感?。

第二件事?却更是重磅。

杨首辅又说,春闱毕竟是明年的事?,人才缺口的问题却迫切需要解决,所以,可适当放宽举人为官的限制,允许各地举人在地方政府为官。

举国?沸腾。

要知道,从前举人想当官,属于原则上可行,实际千难万难。

首先你得在吏部有?门路,得多送钱,人家才肯把你的名字登记上去?,其次,空缺的不?是穷乡僻壤,就是战乱地带,反正没有?好?地方、好?差事?,爱干不?干。

但能在地方政府当官,虽然进不?了京城,入不?得六部,那也是官儿啊!

大家殷切地等?待皇帝的批复。

皇帝……同意了增加中榜进士的名额,但拒绝举人在地方为官一事?,只说若无进士补缺,准举人候补。

大家都很失望,不?过也在意料之中,为官者不?能在籍贯地为官是常识,进京候补就候补吧,万一呢。

就当众人以为杨首辅就此?打?住时,他才打?出了最劲爆的一张牌。

杨首辅说,多年来,官员以留京任职为荣,出京外任为下,许多人中了进士就入翰林,一辈子也没有?离过京,满口大义,只会空谈,而不?知地方庶务。

都说非翰林不?能入阁,可不?通实务的人怎么能治理好?国?家呢?

为长远计,请求让京官外放,地方官入京,如此?,京官能得到锻炼,地方官也能带来最新消息,让朝廷了解各地的情况。

这意见提得中肯,也完全?戳中了皇帝的内心。

很多京官对外面的世?界一问三不?知,只知道书本说,可他纵观各地奏折,知道各地都有?变化,就拿长江水患来说,工部很多人提起黄河水患头头是道,说到长江淮河便还以为都是小灾情,完全?没意识到世?界在变化。

再者,作为帝王就没有?不?想增强掌控力的,不?然也不?会有?回京述职一说。

地方官入京,既能避免如定西伯之类的土皇帝拥兵自重,也能掌握地方上的最新动态,一举两?得。

皇帝足足思考了三四天?,同意了这份奏请。

于是,京官们一时人人自危,地方官却无比殷勤起来。

杨首辅再度掌控住了局面。

第401章 君心薄

程丹若以前对“朝野震荡”没什么概念, 现在却体会到了一点。

比起?这大?规模下基层的事,归宗的争执反倒不算什么了。毕竟皇帝认谁当爹, 说?白了是他?一个人的问?题, 背后牵扯的理念之争,也不到你死我活的地步。

下狱的都是小?官,被贬的也没有高官, 核心的六部?要员只是调任, 屁事没有。

但这次不同。

京官外任,地方官入中央, 全是大?事, 可以说?操作得好, 就是洗一遍牌。

所?有人都在观望。

杨首辅也没有辜负众人的期盼, 反手就给之前跳出来的王尚书一耳光。

之前他?有个门生因归宗的争议被调去太仆寺, 这回,杨首辅第一个挑了王尚书的儿子。

王二爷原先在地方上当按察副使,任满准备回京, 照道理, 好点能进都察院或刑部?,差点也能进大?理寺。

可杨首辅让他?也去了太仆寺, 也丢去养马。

王尚书忍了这口气,当没这回事,上疏提起?从祀。

皇帝留中不发。

过两天, 杨首辅又说?,既然蔡义去了都察院,那么户部?尚书的位置谁来做呢?陛下您看许延怎么样?

皇帝沉默数日, 同意了杨首辅的举荐。

许尚书重出江湖,又麻溜地当回了他?的户部?尚书。

王尚书终于病了。

“嫖客逛窑子还给钱呢, 没想到真提起?裤子不认人。”姜元文冷笑不止,虽然没有指名道姓,可说?的是谁大?家都清楚。

皇帝不是个东西。

利用完王尚书,拍拍屁股走人,啥好处都没给人家,又和?杨首辅君臣和?睦了。

“光灿慎言!”谢玄英脸色铁青,“不可胡言。”

姜元文嗤之以鼻:“敢做就不该怕人说?。”

谢玄英也不是不知道皇帝做得不厚道,可他?没法指责,只好道:“也是为了遏制齐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