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天姜琳自然没起来看日出,看个三竿高的太阳还差不多。
她起来的时候家里静悄悄的, 听见程如山的声音便趴在窗棂里往外看了看, 他居然在院子里锻炼,让她惊讶的工具只有一条手掌宽的凳子。这会儿他身体笔直倒立, 双臂交叠压在凳面上,然后小臂撑起、放下,如此反复。
姜琳看得目瞪口呆。
几次之后,程如山抬头朝她笑了一笑, 手掌一撑, 翻身跃下板凳。
姜琳立刻大声鼓掌,“好!”
程如山以往很少在家里练功, 都是早晨一大早去田野里, 怎么练的别人都没见过, 除了在家里逗孩子玩儿,这还是她第一次见呢。
程如山进堂屋把盖在锅里的早饭端出来,招呼姜琳吃饭。
她下地赶紧洗漱,坐在桌前慢慢地喝温水, 想起朱俊杰昨天说的, 晚上她都没得空问他, “你有什么好事儿啊?”
程如山给她剥了一个水煮蛋放在碗里,“也没什么, 我们成立了一个运输队。我是队长, 戴国华副队长, 率属于部队, 有固定工资和福利。”
“好啊!”姜琳很高兴,“那以后能不能给你城市户口啊?”
如果程如山有城市户口,那他们就能把大宝小宝都带出去,到时候去城市里读书。
程如山:“省城户口现在拿不到,如果活动一下,可以拿到县里的。”
县里啊。姜琳想了想,可她想去省里呢,县里也没大学。
程如山笑了笑,伸手在她下颌上轻轻捏了捏,“不要失望,过两年争取去省里。反正我们运输队隶属于省区军,办户口还是有办法的。”
对普通社员来说,那比登天都难,一辈子也办不到的事儿,对他来说并没有那么难。更何况,他从来就不怕事情难,只要有路,再难也能办到。
凡是她想要的,他都给。
“冬生真棒!”姜琳朝他撒娇地笑笑。
程如山帮她盛了粥过来,顺便给自己盛一碗陪她一起喝,他喝了一口粥,不紧不慢道:“昨晚谁说我坏来着?”
姜琳噗的一声,把粥喷在旁边地上,嗔道:“程如山,你是魔鬼吗?”
夫妻之间就不能说点正事儿吗?逮着一切机会就要调戏人吗?
程如山正色道:“专心吃饭,别呛着。”
姜琳:“……”我咋那么想揪你耳朵呢!
等姜琳吃完饭,程如山问她:“上午有什么安排?”
姜琳仰头看了看天,叹道:“起来就要晌天了,还有什么上午啊?我的上午被人偷走了,哎,时间啊,最不等人。”
程如山:“……”他默默地把饭桌收拾了,刷刷碗,“我陪你去砖窑厂?”
姜琳:“你没有自己的安排吗?”盯着我干嘛?我都怕你了!程如山刚回来和要走的两天,她恨不得躲他远远的,再也不提想他的事儿。
程如山:“要是你不去上班,那跟我出去。今儿中秋节,去公社逛逛,买点东西。”
姜琳听他说出去,那还不错,反正不和他呆在家里厮混就行,她说把文生大宝小宝带上。
程如山去穿上外衣,“娘带他们去了,说要抓虫子呢。”
最近秋收农忙,学校放假帮忙秋收,小学生也是爱去爱不去的。
本来程如山回来,大宝几个肯定黏着他的。不过小老太太跟儿子可有默契,每次都主动把文生大宝小宝领出去,绝不让他们打扰小两口二人世界,特别会给儿子制造机会。
他们去了供销社,程如山走之前就找人帮忙弄的玻璃,这会儿来拿。
姜琳一早就想弄玻璃,但是买不到,没想到程如山已经买了。她高兴得很,趁人不备就对他搞点小动作,对他抛个媚眼或者嘟嘴给个飞吻,弄得程如山表面淡定,心里却痒得很,想着回家收拾她。
供销社有玻璃,基本不卖给普通社员,都是给各单位准备的。这会儿正好有一些切割好的。玻璃数量有限,程如山先买了两间正房的,大窗户是六片,后面小窗户两片,其他屋子等有机会再买。
乡下很多屋子没有玻璃,不是透风潲雨就是晌午后屋里光线暗淡,装上玻璃窗,就能解决这些问题。
这座院子和其他人家的院子不一样,别人家一般就是简单的一马三箭窗棂,他们家做了窗户的,夏天糊窗纱,冬天糊窗纸,现在镶玻璃也方便,明亮通风。
玻璃很沉,程如山去朱俊杰那里推个独轮车,把玻璃推回去。
经过公社大院的时候,有干部碰见他们,都热情地和他们打招呼。程福贵滚蛋,他们都知道是程如山的功劳,既暗暗叫好也心怀两分感激,因为程福贵不滚蛋,他们也起不来啊。更何况,程如山虽然为人低调,可他名声在外,公社干部们自然也想与之交好。
程如山和他们聊了几句,表示去供销社买了点玻璃。
那干部笑道:“有封玻璃的油泥吗?没有来这里拿点,我们前几天刚换了破窗户。”
程如山道谢,就和姜琳去拿油泥,顺便拜访一下公社书记几位。
孙书记跟他聊了一会儿,说起外面的形势,又聊到云野湖。程信达是彻底疯了,程福贵在那里也不好过,一直想申请保外就医来着,可惜没成功。
等差不多,程如山告辞,带着姜琳推着玻璃回家。
姜琳感觉得出,他不是很想和公社的干部们打交道,虽然很客气尊重的样子,却也疏离,并没有要刻意交好的样子。她和他是夫妻,他不避讳她,所以她已经了解他很多小习惯和动作。
他们回家,闫润芝已经回来准备做午饭。
大宝小宝在玩跷跷板,文生帮他们在凳子上放了一块板子,俩孩子一人一边压着玩儿,文生则在一旁练剑。姜琳看他把一套太极剑耍得有模有样,行云流水般,都可以去表演了。
文生见姜琳看她,耍得更卖力,姜琳便给他鼓掌。
文生收了剑进屋拿几封信给她,“娘,有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