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零年代好家庭

第129节(2 / 2)

莫茹赶紧往炕里头移过去,躲开王连花的疯狂举动。

张翠花都愣了一下,也来气了,“王连花你下来,这是干什么!”

王连花却不肯,一个劲地抹泪,“二婶子,你看看铁妹,瘦得皮包骨头了,连个小猫儿大没有。”

自己闺女瘦的皮包骨头,看这个周七七胖得肉蛋子一样,饿一个月都不会饿死!

自己可怜的小闺女哎,一顿都没吃饱过!人家多的吃不了糟践也不给自己吃,真是天打雷劈的哟!

她又心疼又埋怨,把孩子赌气往炕上一丢,打开臭气刺鼻的破被子,露出里面又黑又干巴的一个小丫头。

莫茹当然知道铁妹有多可怜,但是让她喂奶她已经没有那个勇气,心里也有点阴影。她寻思等会喂完了闺女,还有奶就挤出来喂铁妹好了。

正好空间的搪瓷缸子里还有一些,也足够铁妹吃饱的。

可王连花的眼睛一直盯着她的胸看,让她不舒服,而且挤奶也不多雅观。

她就道:“娘,你和嫂子下午坐会儿,我喂了奶再下来。”

都说孩子没有丑的,毕竟二十来天的孩子,应该是好看的时候,可这个孩子……张翠花连自己孩子都嫌丑,更别说人家的,又脏又臭,身上竟然还粘着屎。

可别冲撞了俺大仙!

张翠花忍着恶心一下子就把铁妹的破被子给掩上,也不嫌脏直接抱起来,“走,我给你送家去。”

张翠花抱着嗷嗷大哭的孩子就往外走。

王连花见状赶紧追上去,临出门还得回头怨恨地看了莫茹一眼,“妮儿,没想到你是这样的人,你说你也是当娘的,怎么就这么狠心,也不给孩子积点德!”

我操了!

莫茹怒了!

出于一个做母亲的同理心,看着铁妹那么皮包骨头她于心不忍,已经想用茶缸挤出来给铁妹吃,没想到就等来王连花这么一句!

她冷哼了一声,“我不想造口业,你赶紧走吧,以后咱俩就当不认识!”

莫茹的法宝就是合不来就绝交,绝对不委屈自己。

世界这么大,人生这么短,老娘没有功夫伺候这些合不来的。

谁离了谁不能活?

就算蜚短流长能压死人的乡下,她莫茹也不怕。

“你不给铁妹吃奶,是不是嫌俺们脏?”别以为她看不见,铁妹刚露出来的时候,莫茹脸上一闪而过的厌恶表情,她尽收眼底!

“孩子没有脏的!俺们都不嫌孩子吃你的奶不干净,你还嫌俺们脏!”王连花气急口不择言起来,不就一个傻子吗?吃你的奶是看得起你,谁知道傻会不会传染呢!

张翠花在外面听着也不等她了,直接把个孩子抱着去东南头的陈富贵家。

陈富贵家住在村东南头,周家在西北头,两家隔着很远,没事儿的时候从不碰头。

张翠花对村里的路熟得很,虽然抹黑也不慢,到了陈家在大门口喊了一声,“富贵娘!”

孙婆子,大名孙彩霞,逢人三分笑,只是在有些人看来那笑让人不舒服,总觉得皮笑肉不笑,或者挤得有点过头,瘆得慌。

张翠花因为她年轻的时候总逮着机会就对周诚仁笑,笑得还有些迷,对她有老大意见,所以两家基本不怎么交往。

张翠花还有一个不喜欢孙彩霞的原因,是因为孙彩霞一直都是白白胖胖的。哪怕日本鬼子大扫荡家家户户都吃不起饭的时候,她都能把一家子饿得干瘦,把自己养得白胖。

曾经有人传言,她大儿子就是为了把最后几个窝窝头留给她吃才饿死的,可张翠花觉得是她藏起来不给大儿子吃才把大儿子饿死的。

因为就算现在她也要家里省下口粮先给她吃饱才行,食堂打饭回去都是她和儿子先吃吃饱肚子,剩下才给别人吃。

所以张翠花很瞧不起孙婆子,平时都懒得看她。

而孙婆子却觉得自己长得俊俏、为人和善、幽默风趣,荤素不忌开的起玩笑,她自诩年轻时候可比单蝴蝶招人儿稀罕。

孙彩霞正在家和邻居们说笑呢,她家里常年不断人,尤其附近的老头子、中年男人都爱来她家耍。

听见有人叫她,孙婆子笑道:“这是谁啊,大晚上的还惦记我。”她下地趿拉着布鞋小跑着出去,“来啦来啦,谁啊。”

张翠花见她出来,就把孩子往她怀里一塞,“这是你家铁妹,你可抱好了啊。”

孙彩霞吓一跳,“咋回事啊?”她听出来是张翠花,笑道:“哎呀,二嫂子,真是稀客啊,你过来耍啊,快进来。”

张翠花道:“我可不是来耍的,我给你送孙女子来的。”

孙彩霞这才发现不对,怎么铁妹在这里,那她娘呢?

她立刻扬声:“老二家的,老二家的,你死哪里去了。”

张翠花道:“我说咱们二队好歹也吃得起饭,你也给她弄点油水儿喝,没有奶水儿怎么喂孩子。”

孙彩霞立刻笑得直晃悠,“哎呀二嫂子现在可真善良呢,连个丫头片子没奶吃都管。”

张翠花道:“你当我懒得管你家的事儿?你别去我家凑乎,爱有奶没奶跟我没关系。孩子犯了错我也不骂孩子,长辈就该有教导的责任,你还是好好地给她娘弄点油水儿吃吃。”

孙彩霞不以为然,“一个丫头片子吃什么奶啊,咱们都是好人家,不干那坏事儿,你看看外村里,多少生了闺女直接扔出去的呢,是吧。”

张翠花:“不怕伤天害理天打雷劈的扔也没人管,孩子给你送回来了啊,你们自己看着办。”

别跑大仙跟前去丢人现眼!

孙彩霞还是笑着,语气却尖刻起来,“二嫂子你管着食堂,要不就让食堂给做点油水菜汤下下奶?你看家里鸡蛋都换了石头,粮食也没了,上头又不让冒烟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