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零年代好家庭

第243节(1 / 2)

摔好泥墙,他们打算第二天回周家村。

吃过晚饭,莫茹就和莫树杰商量,“爹,要让小熠继续读书才行。”

这几天莫茹就让弟弟们捡了一些能写字的滑石回来,还捡了块石板放在院子里当本子,考三个弟弟的识字水平。

莫树杰有文化,空闲里他都会教孩子们识字,那时候除了上工、挨斗,他们也没有别的事情可做,略微有点空闲就讲个故事学几个字背几段文章诗词的。

所以三个弟弟都是识字的,不过水平有高低而已。

尤其莫应棠,现在识字起码有高小水平,总体也比初小强。

莫应斐差一些,识字不多。

莫应熠比莫应斐略强。

她觉得莫应棠学得最扎实,自学能力很强,但是最聪明的还是莫应熠,有点小聪明,总是能找捷径。

小聪明可以有,但是不能歪了,尤其在学习方面,一定要明确为自己学,所学知识要留在脑子里烂在肚子里,而不是为了应付谁的检查。

莫应熠好像为哄她高兴才学的,这态度就不对。

所以,她得让他继续上学,接受学校正规的教育才行。

大弟和二弟年纪有些大,加上家里需要劳力,上学的确不合适,那就只有莫应熠负起读书这个责任。

自学也能学字,但是不上学不经过正规的学校教育,是拿不到文凭的。

拿不到文凭就不能靠文化来找正儿八经的工作。

这时候读完初小、高小就可以在村里当会计之类的,要是读了初中,去公社某份差事不成问题。而要想进县城找工作,那必须高中毕业的,中专就能分派很好的工作,更别说大专、本科。

这个年代能考上大学真的是万里挑一,经常方圆几十里才那么一个大学生,一经传播那是轰动当地的,公社和县里都要表彰宣传的。

然而要想从高小考上初中,那也不是件容易的事情,通常一个班级三四十个高校生,能升入初中的有三四个是不错的。

而初中一个班三四十个人,能升入高中的,可能也就一两个。

这时候的升学率,低得吓人,可一旦能升上去,还是非常好的出路。

她和周明愈是现代人,无法彻底代入这时候的思维,而且年纪大了也没法再去读书,自然不适合去学校里当学生。

但是莫应熠不一样。

从长远来看,一个小孩子能读书还是要读书,当然她和周明愈也会好好引导约束他,尽量避开那些雷区就好。

当然这时候读书也不是那么容易的。

这时候读书人基本都是富裕家庭出来的,以前的地主、富农,至少也是中农,否则根本没有财力和空闲时间支撑读书。

毕竟读书是非常奢侈的。

上学不但要花学费,还要交各种杂费,准备纸笔书本费。

小学将近五块一年,初中就要七八块,高中十来块,对于一年到头攒不下十块钱的农民来说,这是一笔巨大的开销,根本支撑不起。

而因为贫穷,农民的教育观念就不强,也没有教育需求,所以上学的孩子很少。

家里人不支持读书,上学条件又非常恶劣。

有时候一个公社也就那么两三所小学,好的公社一所中学,有的公社没有就要和别的公社共用一所,而全县才一所高中。

在这样的条件下,有的孩子上小学就要走十几里路,中学二三十里,高中几十里甚至数百里路的也有。

所以一个孩子要想上学,既要父母有这个观念,还得家里挣得出工分管他吃饭,凑得出钱交各种费用。

听说让他读书,莫应熠最直接地反应就是不去。

他先跟家里人撒娇,在沈淑君怀里扭来扭去的表示不想离开家,想爹娘。

莫茹嗤了一声,“好好说话,别弄景儿。”

莫应熠就嘟着小嘴,倒是不扭了,开始讲道理,“姐,我还要挣工分呢。”

莫茹笑他,“你能挣多少工分啊?现在读书还不晚,你的基础直接上二年级也不要紧的。”

莫应熠道:“姐,咱们大队也没有小学,北城大队呢,有七八里路呢。”

哎哟,你了解得倒是挺多,还知道北城大队有学校呢。莫茹笑了笑,“别乱说,我问过的,北城到咱们村也就六里路,半小时差不多吧,人家十几里路都得去呢。”

莫应熠见他姐姐怎么这么固执啊,真是怎么说来着……嗯,油盐不吃……不进是吧。

他又扑倒莫树杰怀里,理直气壮地,“爹,你说上学是不是得花可多钱了?我在家干活儿就算赚不了多少工分,也能帮着你和娘打饭收拾屋子,是吧?”

莫树杰摸摸他的头,“姐姐可是为你好,多少人像上学都没机会呢。钱的事儿,不用你管,爹娘会想办法的。”

莫应熠还是不乐意。

莫应棠道:“你为什么不想上学?”

什么想家,什么鲁院,什么挣工分,什么不想花钱,肯定不是真正的原因。

见大哥突然发声,莫应熠就开始不得劲,大眼睛瞅瞅他娘,瞄瞄他姐姐,最后再给姐夫使眼色。

周明愈就和没看到一样,在跟莫应斐玩棋呢。

他就是不想上学,但是不能这样说,因为他知道家里人会不高兴,他立刻改变了方式,问道:“那我为什么一定要上学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