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零年代好家庭

第266节(2 / 2)

周明愈道:“一个月能有三次吧,一次至少四篓子。”这是保守估计,按照莫茹的说法肯定会翻倍的。

夏主任激动道:“三次可以,每一次能不能多一些?”

周明愈挠挠头有点为难道:“主任,这个得看产量,我们也不好说,毕竟咱们也不是蘑菇,不知道它每天到底要咋长,万一心情不好长得慢呢?”

几人笑起来。

原本平日比较严肃的夏主任也笑了笑,“不错啊,挺好,挺好的。”

他拿起一块蘑菇来看看,又拿起几片来看看,有不同的品种呢。

“这种蘑菇要怎么定价啊?”

冯如道:“主任,咱们有些干货,都是按两卖的。”

干蘑菇都是按两卖的,但是鲜蘑菇就不能,毕竟水分大呢,十来斤鲜蘑菇晒一斤干蘑菇呢。

夏主任沉吟一下,“这时候正是蔬菜旺季,五分一斤……嗯,一毛……两毛,你们想要多少?”

他到底也没拿定主意。

因为这蘑菇不能用其他菜来类比。

周明愈看莫茹。

莫茹道:“主任,俺们觉得这东西要是放到城里菜场上,就这么一点,一块一斤也不够卖的呢。”

卖方市场,而有钱人也不能说少。

夏主任点点头,“的确如此,其实可以不要票卖,反正就这么点,也不能统购统销。”

要票的都是统购统销,数量大统一处理,这蘑菇就这么几篓子,根本不够卖的,所以不可能发/票,就算发/票也是用那种副食品的票。

他道:“那就这样,给你们定四毛一斤。”

他想着以后蘑菇定量供应,直接送到县城放在不用票的高价品里,定价一块到两块一斤,估计很轻松就能卖掉,毕竟数量少。

这时候有些烟酒糖茶点心可以不用票,价格要贵好几倍,算是高价品。

高价品一般人买不起,有钱也不是随便能买的,要在大城市的百货商店才有,公社是没的,县城也要看,逢年过节才会有一些。

冯如几个一听都非常惊讶,四毛啊!!夏主任难得这么大方一回呢!

“恭喜二位!”

“真是个好价钱呢。”王桂娟也非常羡慕,都是人家的生产队啊。

自己生产队怎么就没有这么有力呢?

王桂娟又动了心思,这么好的生产队一定要制造点关系出来才行呢。

不知道那俩小伙儿定亲了没啊,有没有别的适龄小伙子要说媳妇儿啊!!!

☆、第190章 好吃!

周明愈和莫茹也同意,他们在家里商量的, 周诚志的意思只要不低于三毛就行。因为蘑菇大棚成熟以后, 产量稳定增长, 以后一个月起码送三次,一次至少四十斤,甚至翻倍呢。

四毛一斤着实不少!

定好价格会计又帮他们算账,42斤, 得了16.8块钱, 莫茹能分三块三毛六!

两人从会计那里支了账,他们说好的要当次结清不欠账, 免得月底结账太多,到时候再找借口给扣点。

当初在粮管所的事情周明愈一直记着呢。

夏主任让他们好好干, 要是行情好以后看情况给他们涨价, 毕竟除了他们当地也没人能种蘑菇,这东西在冬天早春简直是上品菜肴啊。

小两口答应着跟夏主任告辞。

他们的蘑菇的确不愁卖, 尤其冬天和早春的时候,除了囤积的萝卜白菜没有其他蔬菜, 城里人都想换点口味, 看到这么新鲜的蘑菇哪怕贵也想买点改善一下。

上个月他和莫茹弄一篓子给邱磊, 邱磊说九毛一斤结果没出门就被抢光。他一个劲地后悔, 当初应该卖一块二一斤呢。

他说这还没去医院、工厂附近呢, 就在自己院里说亲戚给了一篓子蘑菇, 结果自己单位的人都来抢, 还有人宁愿一块一斤都没买到直懊恼呢。别看他们整天抓别人很有力气, 自己偷摸买好东西也不手软的。

拿了钱,莫茹又把队里每个月定额的火柴、煤油之类的买回去,还想买点其他的不是没货就是没票,也只得作罢。

买完以后他们又去一趟公社,把一小筐子蘑菇送给林纾,让他给书记们加餐。

林纾现在可喜欢他们来,不是送纸就是送菜,简直是他们公社大院的送财童子啊。

当然拿人手短吃人嘴短,有事情林纾也主动帮他们,有些福利也尽可能给他们队。

这一次林纾又有消息告诉他们。

送他们出去的时候,林纾小声道:“县委有指示下来,要求各大队全队齐头并进,先进带动后进。”

这就表明三队四队是赖定他们了!!

无论想不想管,都必须要管的。

好在他们早有心理准备,也不至于太意外。

“多谢林主任。”两人很感激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