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页 章节目录 下一章 进书架
六零年代大厂子弟 第171节(第2 / 2页)

正愁到头秃的时候,却突然被三系工厂厂办的办事员小刘找到了学校来。

“咋啦,怎么这么着急呢?”戴誉正要去吃午饭,遂问,“吃饭了嘛,跟我去食堂吃点?”

“哎呦,戴工,我现在哪有心思吃饭呐!都火烧眉毛了!”小刘是骑车过来的,热得满头大汗,急道,“咱们那个技术交流会可能办不下去了!”

“哦,大家不乐意去了是吧?那就不要强求,反正咱们厂的铸件工艺问题已经解决了,就顺其自然好了。”他上周陪着章教授在博物馆,周末的交流会就没去成。

“哪是不乐意去啊,是太乐意去啦!”小刘既纠结又欣喜地说,“咱们上周组织的活动来了两百多人,市机床厂的工人文化宫根本装不下那么多人。后来还是开了一个舞厅一个会议室,才将人塞下。”

戴誉都被他弄糊涂了:“你不是说办不下去了嘛,这不是参与的人数挺多嘛!”

“就因为人数太多了,才办不下去呢!”小刘不太高兴地说,“因为人多,机床厂文化宫不想将场地借给咱们了。那两百人里,他们厂的人不到三十个。这些人一占用舞厅就是一下午,导致他们厂自己的员工都没有场地开展活动,上周人家想举办舞会都不得不取消了,引得厂里怨声载道。”

戴誉:“……”

没想到这也能弄出幺蛾子。

“怎么去了那么多人,都符合条件嘛?”戴誉蹙眉问。

“工龄15年,技能等级六级以上嘛,大家都符合条件。”小刘补充道,“而且是来自全市十几个厂的工人,什么木器厂啦,重型机械厂啦,五金厂啦,反正乱糟糟的全是人。”

戴誉诧异道:“他们是怎么打听到机床厂的?之前跟咱们这边联系过嘛?”

“没联系,人家都是看了你的报道以后,自己摸过来的。”小刘从包里翻出一张京城日报给他看,“呐,就是你写的这个!”

将报纸接过来,那篇报道的标题是《经验共享,同克难关——记一次厂际技术交流会》。

戴誉:“……”

这还真是他写的。

第一次交流会结束以后,他觉得现场气氛不错,效果也挺好,就写了一篇报道,搭配着在现场拍下的相片,交给了夏露的二姨。

没想到居然还真刊登出来了……

“厂里怎么说?”

“咱厂也没有文化宫啊,还能咋说。要么就不办了,要么就重新找个场地呗。不过,就这么不办了,也挺可惜的,大家反响都挺好。”小刘建议道,“反正来参加交流会的人里,好几个是大厂出来的,他们那些大厂都有自己的工人文化宫。不然跟他们商量商量,轮流在他们的文化宫搞活动?”

“地点不固定,也太不方便了。”有些厂他都未必能找到地方。

“那咋办,这周末的活动还办不办了?总得提前告诉人家吧。”

“今天才礼拜三,还有好几天呢,你急啥。”戴誉安抚道,“你再回去跟许厂长商量一下,看看可不可以借用咱们厂的食堂。”

说完他也觉得不太靠谱,食堂周末并不休息,还得给加班的工人们做饭。

不过,小刘倒是答应得挺痛快,招呼一声就骑车回去找许厂长商量了。

小刘走了以后,戴誉琢磨论文的间隙,就在琢磨技术交流会这事。

实际上,他真的觉得那个技术交流会办得挺好的,他旁听师傅们的交流都觉得受益匪浅。

就这样取销了,实在是可惜。

下午上完一节课,下了课他就骑车去了一趟市工人文化宫。

“同志,我想订礼拜天下午的会场,能容纳两百人左右的,需要办什么手续啊?”

“报工作单位,交两块钱就行。”文化宫的女工作人员答道。

戴誉:“……”

咋还得收钱呢?

“咱文化宫不是公益性质的单位吗?工人们在这边组织活动还得收费啊?”

“小场地不收费,不过,可以容纳两百人的场地,得用会议室或者舞厅了。肯定是要象征性收一些管理费的。那么多人走了以后,打扫卫生也是力气活啊。”

戴誉想想,收两块钱其实不高,平均到每个人身上才一分钱。

但是这种非官方组织的民间技术交流会,一旦收费不就变味了。

考虑到周末的交流会确实迫在眉睫了,还是从兜里掏出两块钱交了。

回学校的路上,他就越琢磨越不对劲。

他凭啥交这个钱啊?

这笔钱对他来说不算多,一个月八块钱他出得起。

但是,他以啥立场来交这个钱?他只是个学生,顶多还能担个三系工厂项目副总工的名头,而且并不是这个交流会的直接受益者。

这钱让谁出也轮不到他来出吧?

一面胡思乱想一面骑车,不到半个小时他就重新回到了学校。

人是铁饭是钢,再郁闷也得吃饭呐。将车停到宿舍楼下,准备上楼取饭盒。

结果刚走到宿舍楼门口,宿管大爷所在小隔间的门就突然被推开了。

一个短发中年女人从里面走了出来。

见到他就客气地笑问:“你是戴誉同学吧?”

戴誉点头。

上一页 章节目录 下一章 推荐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