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章 章节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第八百三十二章 保镖(第1 / 2页)

李爱国也是来了兴致,掰起指头跟我们讲起了沉船墓。

李爱国说,沉船墓,顾名思义,是用沉船做成的陵墓。

因为海底的特殊环境,所以在海底建造陵墓,跟陆地上完全是两个概念。

陆地上建造陵墓,主要是选取风水,陵墓大多都建造在人迹罕至,风水极佳的山林地带,利用本身的自然环境,直接开山挖洞就可以了。

但是在海底下面,怎么去开山挖洞?

而且海水是流动的,根本不可能在水下直接修建一座地宫。

于是,古人脑洞大开,从海底沉船上面找到灵感,创造出了沉船墓这一伟大的发明。

虽然现在几乎还没人见过沉船墓,但是考古学家经过研究分析,大致弄清楚了沉船墓的奇特构造。

沉船墓通常是由一艘大船或者几艘大船组成,事先便在船舱里修建好墓室,然后把船开到指定海域,接着再把船凿沉,让其倾覆之后,沉入海底。

沉船就会像一只倒扣的大碗,扣在海底。

有些规模宏大的沉船墓,还会用粗壮的铁锁链,将沉船墓固定在海底下面。

当然,所有这一切说起来容易,真正操作起来,难度还是非常大的。

所以从古到今,即使是像秦始皇那样的千古一帝,也没想过把陵墓修建在海底。

古天插嘴道:“古人的智慧无穷无尽,很多东西我们现代人都自叹不如。就拿长城来说,长城被誉为世界第七大奇迹,在太空中都能看见壮阔的万里长城,你能想象出,在科技落后的古代,人们是怎样修建出万里长城的吗?”

柯振南说:“是啊,当年发现秦兵马俑的时候,二号俑坑内已出土有铜矛、铜弩机、铜镞、残剑等,其中还发现了一批青铜剑,长度为86厘米,剑身上共有八个棱面。

考古工作者用游标卡尺测量,发现这八个棱面的误差不足一根头发丝的宽度,已经出土的19把青铜剑,每支剑都如此。

这批青铜剑内部组织致密,剑身光亮平滑,刃部磨纹细腻,纹理来去无交错,它们在黄土下沉睡了2000多年,出土时依然光亮如新,锋利无比。

科研人员测试后发现,剑的表面竟然有一层10微米厚的铬盐化合物。

这一发现立刻轰动了世界,因为这种铬盐氧化处理方法,只是近代才出现的先进工艺,德国在1937年,美国在1950年先后发明并申请了专利。

清理一号坑的第一过洞时,考古工作者发现一把青铜剑被一尊重达150千克的陶俑压弯了,其弯曲程度超过45度。但是,当人们移开陶俑之后,令人惊诧的奇迹出现了。那又窄又薄的青铜剑,竟在一瞬间反弹平直,自然恢复。当代冶金学家梦想的‘形态记忆合金’,竟然出现在2000多年前的古代墓葬里,真是难以想象!”

柯振南不愧是考古学的高材生,旁征博引,信手拈来。

帅飞也不甘示弱,接着说道:“事实上,关于铬盐氧化处理的方法,绝不是秦始皇时代的发明,早在春秋战国时期,国人就掌握了这一先进的工艺。

春秋五霸时期,越王勾践卧薪尝胆,一举击败了吴王夫差,演出了历史上春秋争霸的最后一幕。

岁月的流逝,使这场惊心动魄的战争静静沉睡在历史的长卷里,忙忙碌碌的后人几乎把它遗忘了。

上一章 章节目录 下一页 推荐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