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2002当医生

回到2002当医生 第1129节(2 / 2)

“谁说的。”周从文鄙夷,“老板跟我说过一个例子,一个左脚踝有畸形的患者来看病,做了核磁后咱912没给出确切的诊断,就让患者别穿高跟鞋,尽量穿平底鞋,少运动。”

“结果患者去了积水潭,人家做了一套检查,诊断是踝关节韧带全撕裂。抽屉试验不明显,结构没问题,但力量太差,建议还是手术治疗。”

“我去,差距这么大!”

“嗯。”周从文道,“所以说,沈浪同学,你要努力。”

“我……”

“你不是基层医院的小医生了。”周从文谆谆善诱,“基层医院是真没办法,小城市的医生能够经常浏览新文献,更新自己陈旧的医疗经验,学习最新的医疗技术。

那么,在治疗方面……无论如何也赶不上大城市的医生,因为他们压根没有最新的药,最好的器材。”

“而且就算是有,又能怎么样?江海市的器材可以说是国内一流的,毕竟集团公司有钱么。”周从文道,“可是从胸腔镜看,不管哪个主任,都不愿意开展。”

“想要说清楚就很麻烦,不说也罢。”周从文道,“你要摆脱小医院的医生的思维,尽快进入912……”

沈浪不耐烦的摆了摆手,“从文,你很烦哦,说话的时候越来越啰嗦。”

周从文无语。

“我知道的。”沈浪嘿嘿一笑,也觉得自己太随意了,便说道,“真的很努力的,要不然我怎么想考邓院长的研究生和博士生。”

“不用考,直接去上。”周从文道,“不过带你手术的人肯定还是我。”

“感觉比你低了一个辈分。”沈浪小声抱怨。

“叫一声小师叔听听。”

“切。”沈浪虽然知道“莫名其妙”就比周从文低了一个辈分,但这也是必须的,“从文,你说还有什么区别。”

“你是身在其中,感觉不到。我问你一件事啊,病理科,江海市三院有几个人。”

“6个!”沈浪毫不犹豫的回答道。

“嗯,你猜912有多少人。”

“……”沈浪摇头。

“老主任是全国浅表病理毫无争议的第一的存在,主任医师四个,副主任医师十六个,主治都根小杂役一样,根本排不上号。加上细胞免疫、取材的技师以及其他闲杂人等,科室聚餐接近150人。”

“!!!”沈浪目瞪口呆。

病理科,在江海市第三医院属于边缘小科室,没想到912的病理科竟然这么庞大。

“医大二院,你知道的。”周从文道,“咱都不说技术,就是人员规模看,你说说。”

“这么大的差距。”沈浪喃喃说道。

“江海市外科一天20台手术了不起了,医大二院一百台左右,912一天300台左右,取材的技师都要5个人连轴转。”

“跟你说个事儿,脱落细胞,做过吧。”周从文问道。

“做过。”

虽然周从文问的含糊,但沈浪知道是什么意思。

肺癌的恶性胸水,取引流液送去病理科做脱落细胞检查,这是常规流程。

但江海市三院的病理科基本检查不出来癌细胞,所以在江海市的时候渐渐的临床医生也就不送检了,要是有需要,会建议患者家属送样本去省城做。

“为什么查不出来?除了设备原因之外,就是离心的时间不够。”周从文道,“小医院么,各种混日子,想要发展起来是真难。不过在912没那么多说法,你就算死想混日子也混不成,每天那么多手术,够你做的。”

第1609章 大型血栓

周从文与沈浪一边吃一边聊,对于这个上一世开了工资就去萉垟吃烤串的朋友,周从文觉得自己已经算是很上心了,剩下的要看沈浪自己。

提携的话已经说的差不多了,更多的事情周从文也做不了。

912的日子其实和在医大二院也差不多,除了手术就是手术,一天天过的没什么区别。

但不管是周从文还是沈浪都乐在其中。

周从文已经开始着手研究射频消融,而且通过老板联系核工业部,由柳小别注资成立一家新公司生产放射性粒子,准备尝试粒子植入对癌症的治疗。

粒子植入术属于定向的放疗,周从文回忆过无数次老板最后时间的情况,认为只有粒子植入能缓解,如果没有第一时间发现原发病灶的话。

针对这件事,周从文几乎霸道的要求老板一年三次全身体检,甚至为此搬出老板娘来要挟。

不过自家老板的身体很好,一直都没发现问题,为此周从文没少遭到老板的白眼。

老年人么,生怕自己生病,最好的办法就是——不检查就不会有。

哪怕是黄老,依旧无法免俗。

但周从文怎么肯,他顶着自家老板的白眼一次又一次的劝老板体检。

几个月后,帝都秋意盎然。

周从文刚下手术,坐在更衣室里和老板抽一根“事后烟”,忽然老板的手机响起。

黄老默默的听着对方的陈述,挂断电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