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为了预防他们顾左右而言他或是有偏颇,特意规划了一道分界线,东汉末年的将领们都不来参加会议,可是这些春秋战国的、秦汉的名将们还是各自战队,也不考虑自身立场是否敌对,只要看得顺眼就支持其中一家或两家。
嬴政在帅位上听的脸色发绿,几乎要和背后的帷帐融为一色,幸好这些人的支持只是说说就罢,不准备投靠过去,也不打算帮人作战。
帝镇是个很好的过渡期,汉初的将士们等到刘邦能出去溜达时,基本上风流云散,少部分下地狱,大部分去投胎,其余人当差的当差,再不然也消磨了斗志,愉快的种地放羊酿酒,各安其业,还有养蚕制蜀锦,种植草药香料。可是这三国灭国的速度应该挺快,如果立刻就把皇帝放出去,这三家的开国皇帝都多次亲自带兵出征,和军中将领很熟,将士们大部分没去投胎也没去当差,怕是要作乱。
但在整个商讨期间,他几次因为有王侯级别的人被杀,如曹爽、李丰(要杀司马师)……诸葛恪、滕胤与吕据、孙綝,被人专门请回去继续判官的工作,总觉得自己错过了什么。
在长达两年的会议上——原计划是两个月,奈何他们太能聊——真粉用实锤锤对家,这三家都有黑点,互锤起来爽的一言难尽,只不过用史料和鬼魂口状的互锤很容易发展成挥舞着拳头互锤。名将的脾气大多温和有城府,少数几位暴躁如烧红的烙铁。
一些路人黑和路人粉迟疑踌躇,王翦几次溜走去盯着自己的生意,回来还问:“只有我觉得这三家只是中上之姿吗?”
有人表示赞同:“是啊我家主公最好。”
“不只你一个。”
“我同意。”
想想那时候,虽然嘈杂却很清闲,也知道结果是司马家篡权,还挺快。再看看现在,看看眼前的姜维,还有蜀汉灭国时带来的大量工作量。
透过门缝能看到的身影应该是诸葛亮吧?
不仅是忙的没时间和同僚互相散布消息,也没有时间去见在会议上新认识的名将,最可气这帮人看司马炎要篡权了,觉得又要打仗,纷纷投胎去人间。经过审查之后能耐直接去投胎的人不多,可也不少。
姜维坐在地上摸索着自己的头盔,默默无语,只觉得无颜去见先帝和诸葛丞相还有老将军们,呃,倒不是自己有多大错,毕竟独木难支。但是……算了没有但是。
第124章 举鼎+司马
孙策带来了好消息,孙休那孩子很能干, 智杀权臣。
刘欣点评道:“自从鸿门宴之后, 所有想在宴会上杀人的事都能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