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爱美人纤阿

更爱美人纤阿 第225节(2 / 2)

北方,南方,兵马集合……整个王朝,风雨尽来!

第153章

范翕决定和玉纤阿里应外合。

他要助玉纤阿。

原本他打算先慢慢收复北方这几大诸侯国,南方有楚宁晰等人帮他, 待他的势力对洛邑形成包围圈, 再进攻洛邑, 逼杀卫天子也不迟。

然而因为姜女,玉纤阿要提前杀卫天子。

那范翕就要助她——先取洛邑, 再征四方, 亦可。

是以, 号龙令出后, 各大诸侯国中龙宿军齐出,在各位诸侯国猝不及防时, 龙宿军进军国都。与此同时, 范翕并未监战, 而是亲自率燕国所有的军队,直取洛邑。

——

天下情势瞬间大乱。

整日奏折如雪花般飞向卫天子的案前, 堆成了高山。

卫天子急火攻心, 又不解这是哪里突然冒出的势力搅乱局势。他疑心是齐国的报复, 但是齐国怎会在各大诸侯国都埋有这么大的势力?

卫天子睡不着了, 他警惕着, 思索着,整日拉着臣子开廷议。一道又一道的奏折,每日由传舍官员快马加鞭送出,调整各国的军队, 以应对各国内突然窜出的势力。并让人探查, 那突然冒出来的军队, 是何人所掌?

各国不知是何人所掌,只知军队来自王陵。各国诸侯王心寒暗惊,想王陵守卫,向来不如王都之地森严,怎可能养出了这样的军队?

卫天子在处理政务时,仍每日一碗汤,由姜女亲自熬送。姜女向他撒娇,说这是她的心血,请天子务必赏脸。卫天子正烦着政务,没心情理女色。为打发掉姜女,他每日汤水喝得匆忙。

这般一日日灌下去,到了第五日清晨,卫天子起床后,忽眼前发黑、四体酸麻。他出殿时在台阶前立了一会儿,恍惚间看到数十长阶变换成一条白龙,从铺陈地砖上突兀飞起。白龙在空中咆哮,旋身披风,直扑向卫天子!

卫天子姜雍目光发直,一声惨叫捂脸。旁边内宦没来得及拦住,见天子身子一晃,从数十台阶高处跌了下去,咕隆咕隆,向下滚去。

内宦一声惊叫:“陛下!”

众人连忙奔下台阶。

——

晴空正好。

时入七月。

七月有鬼节,王宫正准备着祭祀,这几日宫中来往,多了许多巫女巫祝等人。

卫天子突然摔下去,自然惊了所有人。玉纤阿自然也寻借口,进宫来看望天子。

玉纤阿自然心知肚明,自然知道天子是因何原因摔下去的。

因为天子突然倒地,被囚了大半个月的卫王后终于寻这个借口出了被囚的凤栖宫。卫王后做出了一副凄艾伤怀的嫡妻模样,从凤栖宫开始,就一路跌跌撞撞地边奔边哭。卫王后到天子寝宫,哭倒在天子床榻边,握着天子的手浑身发抖。

诸位大臣心有戚戚,想到如今齐国局势,想到王后对天子的感情如此深厚,实则不易。

玉纤阿本和其他夫人一起观望,看到王后做戏至此,她唇角轻轻勾了一勾,知道计划很顺利。

王后要在天子寝宫中主持局势,大刀阔斧,张口就要和大臣们面谈,要谈齐国退兵之势。来看望天子的夫人们便退了下去,玉纤阿亦随波逐流,出了宫舍。

一位宫女领着玉纤阿,送燕王后出宫。这宫女并不是王后派来的,只是寻常宫女而已。毕竟王后才刚利用天子生病一事出了凤栖宫,还暂时没有想起来派人去监视玉纤阿。

玉纤阿跟着领路的宫女,路过一处宫道。

树影婆娑,在风中沙沙作响。走在浓阴匝地、枝繁叶茂的宫道上,阳光被枝叶裁成一片片斑驳光影,落在地上,如星星点点,璀璨明亮。

玉纤阿侧耳听到沙沙声,她听下脚步,疑声问:“这是什么声音?”

宫女道:“许是叶子摇落声。”

玉纤阿摇头,柔声:“不是。你再听。”

宫女便停下步,随玉纤阿听了一会儿。果然听到细微的沙沙声,宫女抬头四处张望,忽然明白了,指着一处楼阁对玉纤阿说:“奴婢知道了!当是‘万钟楼’里的铜钟发出的声音。女君你看,我们隔壁那座高楼,便是‘万钟楼’。”

玉纤阿抬目看到了。

阁成圆形,楼高三层,她甚至看到了第三层围着栏杆,栏杆内处,坐落着一个硕大的金钟。再仔细看,下方有宫中宿卫军相守。

玉纤阿便含笑:“平日经常听到宫中钟声,却好似不是来自这个方向。”

宫女答:“这里和其他地方自然不一样。‘万钟楼’的钟声,只有天子驾崩时才会敲响。这是专属于天子一人的钟。等听到钟声,洛邑四方的狼烟才会点起,向各大诸侯国宣告天子已逝的消息。”

宫女叹:“这‘万钟楼’,代表不祥,历来为天子所忌讳。奴婢在宫中这么多年,很少见天子会专程派人来看守‘万钟楼’。前朝天子,便从来不理这座楼。到了如今陛下,陛下便效仿前任周天子,也不多派人来打扫‘万钟楼’。不过眼下却奇怪,万钟楼附近怎么围了这么多卫士?”

玉纤阿微笑,垂下眼轻声:“许是陛下终于重视了。”

她心中却想,这恐怕不是卫天子的手段,而是卫王后的意思。

卫王后让人看着这座楼,便是不想让人敲钟……为何不想让人敲钟?

因为卫王后并不想在第一时间,让世人知道卫天子的任何消息。

玉纤阿心中沉吟,想卫王后与自己相约下一任天子王后时,自己本是寻个由头,都没有问下一任天子会是谁;但是王后也没有提。现在想来……王后另有心思。

恐王后在下一任天子的选择上,想法有些异类。

才要看中这座“万钟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