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页 章节目录 下一章 进书架
第945章 平蛮策(第2 / 2页)

老师站在内阁成员中,微不可查的点点头,随后眼观鼻,鼻观口,口观心,神游天外不知道想什么去了。

“入座吧...”

坐在龙椅上的皇帝,对着考生微微挥手。

儒界中读书人最大,皇权只能排在第二位,面见皇帝也不用行跪礼,只要抱拳弯腰以示尊敬就行了。

“谢陛下!”

众人弯腰行礼,随后对应着各自的名次,坐在了金銮殿内的长桌后面。

长桌并不大,是那种三尺长,春秋时代宴客时用的长桌。

桌子上摆放着毛笔,宣纸,砚台,横尺,全都是考生用来答题用的。

“在坐的各位,都是我朝一等一的读书人,学问绝对是差不了。不过,学问做得好,不一定做官也行,今日朕便考考你们。”

大吴皇帝从龙椅上站起来,走下高台,走到众人眼前,开口道:“我人族,占据九州之地,北有妖族虎视眈眈,南有蛮族如鲠在喉。

今日,朕便以此为考题,考考诸位的智谋,以一刻钟为限,写一篇平蛮策出来。写得好为状元,次之为榜眼,再次为探花。其余人也不用气馁,你们都是二甲进士,未来封侯拜相也未可知。”

一话说罢,在场的众位考生,目光中都闪过火热之色。

古代人都以中状元为傲,为的是什么,除了状元的名望以外,还有皇帝的圣眷。

只要中了状元,便说明被皇帝记在心里了,简在帝心,以后还怕没有官做吗?

在现代,王旭曾经看到有人说,古代状元如何凄惨,能做宰相的寥寥无几,大多是高分低能之类的。

实际上,这个观点大错特错。

华夏五千年,共有文状元592人《一说504人》,其中做过宰相与类似宰相的就有67人,这可是九分之一的几率了。

再往下,状元做过三品以上官职的,更是多达二百多人。

三品官是什么概念,放在古代是知州,六部主官,放在现代就是高官,国务院大佬,这个职位能说低吗?

剩下的三百多人,除了半路夭折的,也都是五品以上官职,天下的读书人多了,又有几个能做到五品。

所以,古代状元的含金量,是普通人无法想象的。

状元返乡,当地知府都要陪着笑脸,因为状元的起点高,入朝便是六品官,进的也是容易升迁的翰林院。

往往状元进了翰林院,熬上两任便能升五品,而在地方上,进士出身的七品知县,熬到五品起码要十几年。

甚至,外放知府人家都不去,就翰林院转六部,六部转文渊阁大学士,平步青云的往上爬。

今日中了状元,几年后便是五品,不用十年便是三四品的高官,升迁跟坐火箭一样。

知府陪着笑脸,他是有原因的,因为你是个潜力股,能不得罪,就连内阁大佬也不愿意得罪状元。

毕竟,谁都有致仕的时候,保不准,今日你为难他,日后他上位了就会为难你的子孙。

“平蛮策!”

相比众人对官场未来的期盼,王旭更关心这个平蛮策。

为什么是平蛮策,而不是平妖策?

是妖族事大,朝廷自问无法对付,打算柿子先挑软的捏吗。

自有人族九州以来,北伐还是南下,一直是人族高层争论的重点。

单对单,人族不是妖族的对手,强秦、硬汉都证明了这一点,哪怕秦汉时期,人族力量空前强大,也只能跟妖族五五开而已。

时至今日,士林中已有共识,只有征服蛮族,联合龙族,人族才有北伐的希望。

平蛮策,看来当今圣上,也是支持先征南,后伐北的策略的。

“当今圣上有意南征,扫清四海,立不世之功勋,完成秦汉都未完成的伟业,或许这是我的机会。”

王旭一直认为,凭他的出身跟立场,皇帝是不会选他为状元的。

现在,看到这个平蛮策政论,王旭突然发现他或许还有机会,未必不能坐坐状元的宝座。

上一页 章节目录 下一章 推荐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