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的命运只能自己写,可不能被一本乱七八糟的种马文给左右了!
但是当务之急,还是让父母答应她回学校继续上学。
井熙脑子不差,念书一直都很轻松,只是小时候满脑子恋爱,从来没有把心思放在学习上过。
后来去了偏远的农村当代课老师,白天看着一张张求知若渴的小脸,晚上安安静静靠在床边读书,她才发现,自己其实很喜欢这样的生活。
十几年的教书生涯,井熙没存下多少钱——绝大多数工资都被她花在了家庭困难的学生身上,但是她从小学的代课老师一路成了当地的高中名师,很多艰辛,更多的却是满足。
她唯一的遗憾,除了对家人的歉疚,就是看着一届届学生高高兴兴考上心仪大学的时候,又想起被自己任性挥霍掉的青春。
如果重来一回……
“妈,跟冯源青没关系,”井熙大病初愈,脸色依然惨白,神色却十分坚定,“我想继续念书,想要考大学。”
她以前可从来没有说过这种话。
井母只以为女儿是受了太大的刺激,一时间也不知道是喜是悲。
女儿有长进当然是好事情,但是大学,又哪是随随便便能考上的?
这时候还没有分一本二本,只有本科和专科的区别,而大学和大专,虽然只有一个字的差别,其实是天上地下的待遇。
八十年代的高考本科录取率,看起来比七十年代是高了不少,但其实预考制度早就刷了一大批人下去,很多高中毕业生甚至连高考的资格都捞不到。
井熙所在的学校只是县里的普通高中,无论生源还是师资都比市里差了一截,就算在最好的年份里,也不过一两个能考上大学的,更多时候一个都没有。
要不然,冯家那个小子也不至于才高二就动了心思,勾搭起厂长千金来。
井母叹口气,劝到:“我听说厂办这回也要招人,还带干部指标,你的笔杆子向来比你姐强,说不定……”
井熙摇头:“妈,冯源青搭上了厂长他们家,要是他俩不成就算了,要是万一成了,厂里哪有我立足的地方?到时候反而拖累了你们还有姐姐。”
井母一时哑然,看闺女的模样,又欣慰觉得,这孩子一下子长大了不少。
虽然成长的代价,实在有点大。
她一时也没了主意,只说等井父回来,一家人再好好商量商量。
井熙也不再劝,只美美喝了大半碗米粥,还吃了一个馒头,看起来对冯源青是真全不在乎了。
井母见女儿有了食欲,也终于放下大半心来。
到了晚上,井父还有同样在厂子里做工的姐姐终于回来了。
井熙一见到依然青春年少的姐姐井媛,眼睛就忍不住一酸。
井媛比井熙只大两岁,性子柔顺,即便后来出了事,她也没有说过井熙一句重话,但是这样的好性子,却并没有得到什么好结果,未婚夫突然悔婚,后来匆匆嫁的男人又实在不是个东西,井媛原本如水的眼眸,终究一点点干涸下去。
后来的井熙,连姐姐的眼睛都不敢直视了。
但是现在,姐姐还是那个快活又温柔的少女,眼睛里都是盈盈水光。
两姐妹从小感情就好,被井熙突然抱住,井媛也并不惊讶,只轻轻摸着井熙的背,很是心疼。
听到井熙还想继续念书,她第一个表示赞同:“妹妹从小就会读书,要是真考上大学,那可是光宗耀祖的好事情。”
井父也大手一挥:“高中毕业总比初中毕业强,要是考上个中专大专的还能直接包分配,家里又不是供不起,继续读下去就是。”
只有井母还有些不放心,既怕女儿万一再看到冯源青,又惹起伤心事,也担心学校里风言风语太厉害,孩子受不住。
无奈女儿态度坚决,丈夫和大女儿也都支持,她叹了口气,最终还是妥协了。
只唯一的坚持,是井熙必须把身体养好才能去学校。
原本放在手心娇宠着的小女儿,这时候脸色惨白,一脸虚弱,看着就叫她心疼。
井熙这时候还是十几岁的年轻人,心放宽了,身体也恢复得飞快,不过两三天,她就能跑能跳,脸色也红润起来。
井媛拉着妹妹左看右看,却总觉得井熙有些不一样了。
生病前的妹妹,明艳得像一朵永远仰头朝天的向日葵,在烈日下盛放,热闹又喧嚣,但是一场病过后,她的气质却忽然沉静下来,眉眼间也变得沉着稳重多了。
也许就像母亲说的那样,一场打击下来,妹妹终于长大了——虽然这种长大,叫她打心眼里舍不得。
第2章 整理
这几天,井熙一边调养身体,一边整理自己的初高中课本。
她后来虽然当了高中老师,但是只专心数学一科,其他科目终究有些生疏了,二十几年后的教学大纲跟这时候也有不少差异,都需要她重新再学一遍。
井熙快速把书本过了一遍,惊喜发现,自己的记忆力变好了不少,原本背得很辛苦的课文,现在不过看两遍就记熟了。
理解力也强了不少,不说最熟悉的数学,其他几门理科,都是拿起来就能上手,学起来好像一点阻碍都不存在了。
这下可省了不少功夫。
高二的课本还放在学校,井熙就先整理高一的,她发现唯一暂时跟不上的只有语文和政治,要背的太多,她暂时看都没看完。
至于英语倒是简单,八十年代虽然号称全国学英语,但是总体的英语水平却很匮乏,这时候可是连大学教授都能靠英译中发论文,说出去还是件值得夸耀的骄傲事。
井熙学得越发起劲,索性没日没夜把头埋在书本里如饥似渴地学起来,她姐姐看着却心疼了,好容易等到周末休息,就要拉着妹妹出门逛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