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章 章节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第79章(第1 / 2页)

当然还有其他两个,也都是因为平时挣得工分比较多的。

最后,王守泉把几个名额抄写下来,然后投票。

最后,钱淑兰力压第二名十一票,得了这个推荐名额。

不过,这只是推荐名额,并不是最终结果,所以大家也都没当一回事。

但,接下来王守泉的话,却让众人不得不谨慎对待了。

“不如,我们在地头挖个红薯窖存一些进去吧。”

众人都有些呆愣,这可是瞒产呐!这是破坏共产主义!是要挨批斗的。

吓得一个个全都摇头,纷纷表示不行。

王守泉见大家都不答应,心里也只能叹气。

现在,就算他想瞒产也不行了。之前钱明华已经把亩产报上去了。

众人都沉默不语。

最后,这事只能不了了之。

两天之后,上面派了民兵下来,强行征粮,王家村生产大队的粮食只留下三分之一的口粮。

这些粮食,社员们也只能吃到五分饱。

说辞当然会好听一些,比如说“要支援国家建设。”

不过,钱淑兰不打算管这事。王家村还能有她空间里的粮食来救,其他人可就没那么好命了。只是,心里难免会有一些憋屈,明明是自己种的粮食,他们却吃不饱。

第70章

相比王家村生产大队还能留有三分之一作为口粮,其他大队更加可怜。本就减产,只剩下三分之一就更少了。

何况,王家村种得是红薯,他们种得是黄豆和玉米。无论产量还是数量都比不过人家。

偏偏,他们一点抱怨也没有,大家都直呼奇迹。

后来,一打听才知道,原来,周社长说等他们没粮的时候会给他们联系返销粮。

然后又把各个地方的亩产喜迅发给他们看。

现在的亩产已经不是万斤了,最高的亩产已经十几万斤。

以前只是长风公社有这样的壮举,现在随处都有。

钱淑兰觉得牛皮都没有他们能吹,浮夸到极点了。

像他们王河公社已经算是好的了,因为好几个大队长不配合,周社长就是想虚报亩产十万斤也虚报不起来。

赵家村生产大队和孙家村生产大队,今年因为男人去大炼钢,留下妇女在家,吃不饱肚子,也没力气收粮食,再加上也没有工具,愣是把许多粮食都留在地里烂掉。

就是这样,两个生产队为争先进生产队的名额,愣是响应了周社长的鼓吹,往上虚报了十倍的产量,把所有的粮食都上交了。

还没到年底,这两个队就已经捉襟见肘。纷纷找附近的亲戚打起了秋风。

没过几天,上面的劳模人选下来了,钱淑兰意料之中落选。

大家也没觉得可惜,劳模哪里那么容易就能选上呢。

这时候的劳模可是像明星一样的存在,既是最高的荣誉也是人民的英雄。

很快,公社召集全体社员开会,地点就设在乡政府的广场上。

两个劳模,男劳模坐在椅子上,另一个女劳模站在台中间,旁边周书记开始大讲这次被选上劳模的壮举。

这次被选上的男劳模是周家村的,他是个双腿完全瘫痪的青年男人,在秋耕的时候“为了创造美好幸福的明天”,每天用两手爬行到田间,匍匐在泥土里,一只手撑地,一只手抡土。

有诗人歌颂他:“残废英雄周长根,爬行运土感动人……”

钱淑兰觉得自己没被选上似乎也很正常,至少她是铁定做不到这么狠的。

女劳模叫刘玉秀,是县城纺织厂细纱车间的一名临时挡车工,因为粮油关系在王河公社,所以被选上。她发明了“细纱工作法”,这是一套多纺纱、多织布的高产、优质 、低耗的工作方法。创造了七个月细纱皮辊花率平均仅0.25% 的新纪录。这个纪录为现在全国棉纺织工业平均皮辊花率的六分之一,是个了不起的人物。

钱淑兰心里由衷佩服这些劳模,他们才是民族的精英,国家的栋梁,社会的精英,人民的楷模。

回家的路上,许多人都在谈论两个劳模。

周雪梅笑着说,“我看周长根很快就能娶上媳妇了。”

钱淑兰惊了一下,有人会为了劳模的名头嫁给一个瘫子。虽然她很敬佩他的精神,可。。。

好吧,她是一个自私的人,没有那么伟大的奉献精神。

李春花对此也不怀疑,“一旦当了劳模,上面的人就会关心他,周长根就能有钱。到时候他们家也能为他娶个媳妇。”

只有孙大琴撇嘴,“我看那些人就是个傻子,眼睛只能看到一厘米的地方,就算周长根暂时有钱了,又有什么用?难道他还能当一辈子的劳模?一年一选,没几年,他就会大家忘到脑后去了。嫁给他,就得一辈子伺候他,傻不傻呀。”

虽然,钱淑兰心里也很认同她的话,但是周围那么多人呢,要是传出去,就是抹黑劳模,这罪名他们家可担不起。

钱淑兰忙拍了她后背一下,小声警告,“你知道啥,你就胡咧咧。”

孙大琴撇撇嘴,不敢再说了。

上一章 章节目录 下一页 推荐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