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浩说完也不客气,派人找来知县,直接下令整顿,僧人种地可以,但不能太多,严禁僧人喝酒、吃肉、成婚,严禁僧人做生意!
旨意一下达,顿时让很多人莫名其妙,有不少僧人都不理解,他们没犯什么错,为什么要受限制。
同时下旨查封了很多寺庙,对僧人进行审查,对那些假和尚直接勒令还俗,按照普通百姓登记。
而有一些真和尚,郭浩把他们聚在一起,鼓励他们研经说法,但是不得随意传道,现在大宋还不是那么自由,他可不希望所有人都变成软脚虾。
对此很多僧人表示不理解,郭浩对此也懒得解释,不愿意当和尚可以不当,在他的统治下没有那么多派别,所有僧人一视同仁!
果断处理了寺庙后,接下来郭浩干脆带着仪仗,一路向南,所到之处必定是一顿整改,让当地官员负责,过后他会派人调查。
不再微服私访,郭浩自然看不到什么事情,之前的刺客也许知道事不可为,也没有再出现,郭浩却没有忘记这件事。
在这个过程中,郭浩也不是一点收获没有,这里他看到了一个历朝历代都会遇到的问题,那就是土地兼并。
作为一个农业大国,所有百姓都离不开土地,很多百姓有钱之后,想的都是买房置地。
这个思想传承了千百年,不是郭浩一朝一夕可以改变的,很多商人有了钱之后,都会兼并很多土地。
钱庄出现,是抑制民间放贷,防止财富严重不均,而郭浩又在各地建立粮仓,是为了防止灾年,尽量不让百姓为粮食发愁,尽量少饿死一些人。
如今的两大皇商,说白了就是国企,掌控了盐铁生意后,郭浩觉得还不够,应该对粮食生意也加以控制,实现稳定粮价的目的。
在这个没有工厂的年代,百姓的收入主要是土地和商人,就算建立了一些造纸厂、印刷厂,但也都是小作坊,也解决不了多少问题。
所以为了防止变故发生,土地兼并必须抑制,郭浩在行宫之中下达旨意,决定限制地主阶级购买土地,土地交易必须有官府审批,想多要土地可以租赁……
这个旨意一下达,麻烦接踵而来,很多地主手里的土地多了,就问官府怎么办,郭浩给出两个方案。
一是由朝廷按市价收购,可以分期得到补偿,有点类似国债性质,在一定期限内偿还。
二是土地不回收,但多出部分每年要多交五成的赋税,不可以增加土地数量,多出的赋税相当于租金。
两个解决方案一出,很多人都选择第一种,郭浩也是想到了这种可能,他故意把多出部分的赋税定的很高,就是逼他们交出土地。
而为了防止收购土地的数额太大,郭浩不得不发行国债,那些收上来的土地也不能闲着。
一部分会卖给定量不足的官员和地主,令一部分会让大宋钱庄给百姓放贷,用贷款来买地,然后分期偿还。
在这个过程中,一定会有一些反对的声音,可是兵权在郭浩手里,他们反对又有什么用?
对于土地兼并,这个办法也许不能彻底解决,因为有些家族家大业大,可以通过分家来消化土地,这样的办法很多,可也在一定程度上进行抑制。
与此同时,郭浩鼓励百姓开垦荒地,大宋现在地广人稀,远不如后世的密集度,农业是立国之本,郭浩不得不重视。
折腾了一圈,郭浩回到汴梁已经是五月,期间占城、三佛齐图前来纳贡,郭致尧和郭致舜接待了他们。
回到汴梁后,郭浩先是翻阅了一下这三个月发生的事情,看了一下二人的处理办法,结果都是可圈可点,还过得去。
南汉灭亡后,朝廷立刻开展人口普查工作,前不久刚刚结束,郭浩考察岭南图籍,发现州县多而户口少,于是废州十五座,县四十九个。
做完这些工作,郭浩才觉得全国上下一片通透,没有了之前那种雾蒙蒙的感觉。
而对土地的政策,也杜绝了一些事情的发生,尤其是岭南地区,原本民生十分艰苦,现在终于得到了缓解。
郭浩心情大好,决定组织一次家宴,把自己的妻儿、亲人全部叫来,增进一下感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