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从她画的葫芦开始,风格就有了些微变化,直到此刻彻底独属于她的风格才完全显露。
叶泉摩挲了一下纸面,“等回去后,裱起来挂在我卧室里吧。素素帮我问问,能不能买一副她其他画作的复制品,我们……挂在店里。”
俞素素这才从难以置信里惊醒,手指颤抖,爆发了手速,飞快搜索沈芸父母的账号。
第一个搜出来的却是沈芸的名字。
沈父在平台上注册了账号,展出沈芸十几年前的画,也是她仅有的画作。他已经没能力为女儿办一场现实画展,但他希望更多人记得她。
“我们起名时说,女儿像一朵云,就叫沈云。后来发现女儿喜欢画画,喜欢艺术,云朵太轻飘了,我们怕她早早离开,希望她能扎根在夏国大地上开出一朵艺术的云,就改名叫沈芸吧。
“我们的女儿坚韧聪明而果决,不知道是不是我们寄托的希望太大了,我们的小云朵还是离我们而去了。如果她真的飘回了天空上,希望人们的想念能传递给她,让她开心点。”
她是扎根土地与现实的云,沈芸。
活下来的女人,平安去地府投胎的女鬼……都是她最后的作品。
第126章 将军戏子(一)
沈芸走了,叶泉看了眼将军鬼,“那你跟我们先出去吧。有了消息立刻告诉你。”
将军鬼犹豫了一下,围着牌坊飘了一圈,跟上叶泉,“多谢大人。”
俞素素抱着安安,凑过来问,“老板,咱们还不急着回去吧?”
边说,俞素素边往旁边休息的道士那边看。修士们轮班上去解决气运迷障,暂时结束任务的围在炉子边聊天,一下子就吸引了俞素素的八卦脑袋。
叶泉准备等将军鬼看完再聊聊,没立刻回店里。看俞素素神色,就知道她实际上想说什么。
即使夜里山脉没白天风光秀丽,这里也不是著名风景区,安安和俞素素这一大一小一也拍即合,在周围逛荡不太想立刻回去。
左右是夜宵店休息时间,不需要管太严。叶泉摆摆手,“你们去玩吧。别走太远,也别打扰他们工作。”
俞素素放飞了,叶泉问了下修士们,找到路冰,开门见山地问,“这次人口买卖案审判和披露消息,超管局准备怎么说?”
路冰瞬间反应过来她在问什么,“您是为沈芸来的吧。”
路冰解释了警方那边在做的努力,“沈芸确实做了很多,护住了她们,也给了我们线索突破,她是一个很好的正面形象……会征求家属意见,看看愿不愿意宣传她的努力和聪明勇敢事迹,以此消除不敢、不愿站出来迎接新人生的受害者们的困境。”
捆在受害者身上的枷锁太多了,又是女性,社会的指指点点和保守风气,压着受害者难以走出来。不仅仅是人口买卖案,其他也一样。
路冰也很无奈,“但是,沈芸从死亡开始就已经是鬼魂了,后来在悬桥村和这里的作用,公布出来时间对应不上,也很难解释的。”
“那就不必解释得那么清楚。宣传形象,打击人口买卖,你们应该比我熟?”叶泉半垂着的凤眼有些漫不经心的懒倦,但更多的是看透世事的了然,直接看到人心底。
仿佛在问,你确定做不到?
路冰:……
路冰缴械投降,“……我们想想办法。”
沈芸的助力功劳,无论在超管局还是警方,自然都是要记一笔的。只是就像路冰说的,很难解释清楚。
但在叶泉坚持的态度下,掉了很多头发的文员们和沈家父母沟通后,终于给出了一个方案。
能重新让人了解沈芸做了什么,又不会由于公开消息暴露鬼魂报案秘密的方案。
沈父沈母配合得相当痛快。
“我们在失去了女儿,就因为社会会指指点点受害者,大家都不想被抬不起头,就要永远地闭嘴?我们女儿是受害者,我们就要还她真相,要把他钉在耻辱柱上!”
“人贩子可恨,买家难道就不可恨?不是什么好心养着她,不是什么收留!”
从沈芸帮助大家出逃的故事开始,以网络舆论为起点,对人口买卖的谴责和深入分析轰轰烈烈展开。
曾经不敢站出来的人,也鼓起勇气发出了自己的声音。
虽然也有奇奇怪怪的责备她们不检点之类的骂声,也有人下流地意淫着沈芸的经历,但,沈芸曾经的努力到底留下了痕迹。
被伤害后闭门不出自怨自艾,可能不够勇敢,但不是她们的错。被伤害后站出来面对,将恶徒绳之以法,可能被指指点点,但也不是她们的错。
公道自在人心,说出来,留下过痕迹,会有人记得过去的伤害,记得有人的努力和付出,做出新的努力。
沈芸始终没有放弃的精神,感染了她们,人生还很长,很长,糟糕的一次遭遇不会打倒她们,她们终将更加强大。
叶泉旁听了路冰的争取,得到满意的结果,起身告辞。手机微震,先前查的消息来了回音。
杨家班的消息还算好查。
杨家班,并不是拳脚班子或者民兵的名字,和“将军”有关却也不太一样。
杨家班早先成名于菌省省城,唱的是昆曲,捧出了好几个角。他们在建国前动乱时代,也过过一段还算稳定的日子。班主挺有想法,请了当年的大家写了本子,汲取京剧唱段经验改出了一曲《长坂坡》。
国破山河血,戏曲班子能做的很少,昆曲《宝剑记》讲的是英雄,新《长坂坡》更是英雄。
杨家班的武生随之小有名气,成了班子的固定演出之一。
只是这样的曲子太沉重悲愤,来捧戏班场子的更多沉迷在一时的安宁里,蒙蔽自己,愿意听的人还是没有著名的几个风花雪月的多。
后来彻底乱起来,国内菌省也岌岌可危,被侵略者从各个方向强行进攻,只要有心的都能打听到省边缘几个县市战况激烈。一曲《长坂坡》,唱着白衣儒将赵子龙七进七出,唱着猛张飞长坂坡喝退百万军,绝境中仿佛就有了希望。
杨家班老班主散尽家财帮忙战事,重病时带着戏班唱了最后一次《长坂坡》,杨家班就此不见。
建国后过了些年,重新捡起来文化瑰宝时,曾在菌省红火过的杨家班自然是绕不过去的。只是找到的踪迹很少,只知道老班主去世后,杨家班剩下的人似乎去了边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