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章 章节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回到九零,她在外科大佬圈火爆了 第642节(第1 / 2页)

切开后,剑突后面露出了个间隙。主刀放下电刀,伸出右手一根指头从这个间隙深进去到胸骨的左后侧。这位置挨着心包,医生的手指轻柔地慢慢推,推开纵隔左右两侧的胸膜,做的是钝性分离。

这孩子如果年纪小一点的话,医生的手指或许能径直分离到胸骨后侧上端部位去。大一点的话一根手指通不到胸骨上端,和其它工程学一样如此情况下唯有靠工具代替手指了,放进去顺着手指方向往前插。医生通常用的把长平镊紧贴胸骨做钝性分离。

用工具替代,和手指捅一样,都是需要确定是捅到哪里去了捅通了没有。为此,长平镊这样插进去后末端需要接应下,来证实分离的目标方位没错。

打个比喻来说,人体组织好比大山里头藏了诸多洞穴的大山洞,交织复杂。长平镊好比一条杆子进入大山洞山洞的一个口,你要保证绳子在指定洞口出现,需要在指定洞口处接应杆子末端头。

体现在手术台上,主刀需要腾出另一只手来到在胸骨的上端上窝切口处,由于右手被占用唯有伸出左手手指,从上端插进去试图接应下面往上分离组织的长平镊。

这条分离路径是挨着胸骨后端的分离,医生肉眼被骨头遮挡住为看不见的,因此被称之为迷之大山洞。有时候可能插半天,左手手指和长平镊末端没接触到,不知有无分离到位。若是到了这种状况,医生只能把长平镊撤到外面,度量刚插进去的长度和胸骨长度做个对比,如此来确定刚才插的深度有无到位了。

你可能会觉得奇怪,按理说胸骨上下端口距离不长,说挨在骨头后面看不见,但是距离不长想要接住完全可以靠感觉,怎会两头始终接应不到。以前普外科手术一早讲过钝性分离了,钝性分离不是电刀硬切。再打个比方,医生的手指和工具好比小蝌蚪在山洞里游走着找妈妈,不可能说给你硬劈开洞穴之间的壁,必须走到正确的路径上才能碰上面。

最好最好是能碰上面,小蝌蚪能找到妈妈。

第2405章 什么秘密

有时候主刀这样自己一个人摸摸搞搞搞半天都可能搞不定。为了省时间,四周观摩的人发现今天的手术团队再次启用了通常手术压根儿看不见的奇妙配合制。

一助伸出指头,代替主刀的左手指插入上面胸骨上窝切口处进行接应了。

大家望着望着发现,哎,这法子可以,行得通,比一个人动作估计要好。想想,如果一个人两只手两端上下两头插,姿势本身不太顺手的,不顺手注定费力吃力。如果是两个人,一人从下端插,一人在对侧往下端插,各自找准个舒适的姿势上来,并且可以随时调整角度。相较而言,一个人伸出两手上下插,等于说两头被困住,你想改姿势和角度都很难改。

任何事情打配合和组队打游戏踢足球差不多,如果一个团队合作得好,远胜于说全部由一个人来担责。实际上放眼现在的体育团队竞赛,得胜者全是靠配合的,不是单说凭靠一个人可以旗开得胜了。这是由于技术的发展让人的工作分工犹如机器可以越来越精细化,对配合度要求也越来越高。

很快,观察手术台的人群发现,哪里只是需要两个人配合默契,是三人。一助要腾出去手去帮忙主刀,她手里碍手碍脚的钳谁来拿,这不,需要二助来帮拿了。

三个年轻医生这一圈动作是顺溜着过去的,自然而然如溪水一样的顺畅动作,毫无过面打招呼的征兆。

麻醉医生内呼惊奇了,感觉自己刚才形容这三个年轻人像三台设定好程序的机器人,在一条生产流水线上高速运转工作是没错的。瞧瞧这三衔接下来多么的顺流而下,好比多米诺骨牌齐齐下的奇特景观,叫人喳舌。

大家的目光不由自主再望了望曹昭:你怎么不说话了?

如果你家孩子做的好,不是该夸两句吗?

曹昭:我夸啥?我这脑子一样没理清楚这帮孩子是怎么回事呢。

说段同学这个总指挥是步骤天才,说的步骤预估是对的。问题是,要全部人照着总指挥说的去做,一丝不苟执行到位几乎是不可能的。手术团队成员之间要衔接的非常好,要培养到十分有默契,至少需要时间需要数百台手术磨合出来的。这三人今晚若不是他安排根本站不到同个手术台上,是第一次搭配。

这里头肯定有什么秘密。——神仙哥哥眼里的小漩涡要眯眯了。

不用两秒钟,主刀的长平镊和一助的食指成功会师,又一重要手术步骤快速完成。接下来,主刀再操起电刀把剑突切了,换手剪刀沿中线剪开胸骨下端。一助和二助不停地帮做周围止血和清理。

麻醉医生的工作来了,配合术台医生降低潮气量,降低肺通气量后肺塌陷了,心脏伴随塌陷的肺往后。这个好处是显而易见的,胸膜伴随大部队器官退缩,不再挨着骨头。医生锯骨时可以避免伤害到胸膜了避免搞破胸膜节外生枝。

第2406章 头次见

手术中途最怕任何节外生枝的事情了,会让手术时间变长的,而且给患者增添伤害和让医生心情变得烦躁不安。

不知道是不是手术速度进行太快,主刀拿锯前,外科口罩下好像在歇歇气了。

一助和二助发现自己被主刀的圆圆眼瞟了下。

福尔摩斯潘同学挤挤眼,估计最能理解主刀的心情。想当初他第一次和谢同学打配合,一样被谢同学的速度给追逼到满头大汗。

锯开胸骨的重头戏到了。医生拿起的胸骨锯,要先确定锯齿与胸骨的平面呈九十度垂直角,和电锯锯大树一样,这样能让刀刃发挥最大功效。

锯开骨头的场景可想而知有些触目惊心,这不是一块病骨头可能如枯木没什么营养,相反,一块健康的骨头肯定是骨髓腔里血液丰富,一断开为鲜血淋漓。

和人体其它组织器官一样,出血一定得止血。骨髓腔出血怎么止血呢,缝是缝不了的。医学止血途径除了缝合和电凝是填塞了。骨髓腔出血用骨蜡来填塞。塞需要塞准了,不可以乱塞,没出血的地方塞了反而有害。基于这样的原理,锯骨头要速度快以外,锯开骨头后掰开骨头速度一样得快,只有掰开快才能快点看见哪儿出血给塞了止血。

掰开骨头的任务是一助了。几乎是在电锯都没停止转动只是离开了胸骨的同时,一助的手闪电般伸过去,瞬间扒开了如一块木材被劈开为两半的胸骨。

谢同学的“力大如牛”再次引发四周一片惊呼声。

惊讶的人与其说永远不知道她如何能力气这么大,不如说永远不知道她如何能把力气用到如此之准的地方去。

二助的吸引器头动作一样电闪雷鸣,在掰开骨头的时候如龙卷风刮过去了飓风式地吸,好像早预料到一助什么时候动手不会有半点拖延。

吸干净后,主刀往暴露出的破洞塞蜡很方便了。

主刀外科口罩后面的气息在微喘,这工作忙得他一口气全歇不下来。

曹昭望望主刀那张圆圆脸,想着自己家这个孩子被逼成这样是第一次见。

步骤天才意味着什么,意味着胸有成竹胜券在握,做事可以比较慢吞吞的,想好了再做。所以,段三宝同学可以鸵鸟状沉思在前,可以像唐僧碎碎念,也可以像唐僧念佛经那样慢慢来的。如此动作慢的本质不在于放弃而是在于没什么激情。

今儿今刻,唐僧段同学是像被逼到眼神烁烁,激情伴随四手联弹在四射了。

麻醉医生和护士抬头望下手术间墙上挂的钟,根据时间来判断自己刚才看见的快速度手术场景是否为错觉。最终证实不是,手术进行的速度确实快,比同等手术步骤的手术常规时间缩短了一倍。

填完骨蜡,主刀伸下脖子要歇一歇了,好考虑下一步重要步骤。

二助拿电刀帮主刀清理战后的战场,是把骨膜的部分渗血点电凝干净了。

第2407章 关键是谁

没想到这个二助拿刀动作也不错。

上一章 章节目录 下一页 推荐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