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页 章节目录 下一章 进书架
在年代文里吃瓜 第64节(第2 / 2页)

郑婉珍也很好奇。

上辈子她来部队拿苏卫洋遗物的时候,苏卫清已经下乡了,去的还是滨城这样偏远的地方,家里想要联系上都很难,在她记忆里,婆婆提起这个小叔子就流眼泪,对公公也很是迁怒,觉得要不是公公改了厂里招考的规则,她就能将自己的工作留给小叔子,从而阻止他下乡。

苏卫萍也没能来琼州,而是考上了药厂,但因为听闻苏卫洋牺牲的噩耗,工作时精神恍惚,被机器截断了手指,她到琼州时,苏卫萍还在住院。

如此想来,上辈子真是发生了太多事,苏家的头顶好似笼罩着一层阴云,每个人都过的很悲惨。

而这一辈子,她的一个小小举动,竟然改变了过去。

苏卫萍没有进药厂上班,躲过了受伤的可能,苏卫洋也没死,苏卫清更是没有下乡,而是找到了心爱的女同志,结为了夫妻,要说唯一没变的应该就是苏卫海两夫妻了。

“也不知道大嫂会不会跟着一起来。”

郑婉珍想到大哥家的两个孩子,就觉得一定得找机会,跟婆婆说一说大嫂的问题,她虽然不爱说话,却眼明心亮,一打眼就看出吴梨的品性,上辈子她单方面孤立全时间,跟吴梨关系本来就不好,再加上婆婆对她一直有意见,她和苏家人关系很差,几乎很少说话。

但这辈子,她已经变了!

苏城和苏军是两个聪明孩子,要是一直由着大嫂这样养下去,这两个孩子就废了。

当然前提得吴梨得来,她要是不来就不能开口,毕竟重生后她还没见过这个大嫂呢。

“要是三嫂来的话,大嫂应该就不来了。”苏卫萍也没见过吴梨,也有些好奇,但刚刚打电话时,罗玉秀从头至尾都没提到过这个大嫂,估摸着是不大满意的。

郑婉珍顿时觉得可惜,失去了一次上眼药的好机会。

“那我到时候好好跟三弟妹说说话。”再看看她的人品,要是人品好的话,就和她说说两个孩子的事。

她如今跟苏卫洋感情越来越好,自然知道苏卫洋对子侄的重视,她也希望苏家一代更比一代强,到时候小兄弟们能互通有无,相互帮助。

苏卫萍则下意识的看了看天上的太阳,看看是不是从西边升起。

甚至有些怀疑自己在做梦。

夭寿哦,社恐二嫂要变社牛了?

——

通了电话后,罗玉秀的心情就一直处于兴奋的状态,看吴梨也顺眼了不少,苏家原本有些怪异的气氛终于恢复了正常,变得喜气洋洋了起来。

她一边煮饺子一边跟苏维民吐槽:“老吕估计是吓到了,回来的时候脸色可难看了。”

苏维民靠在厨房的门框上,手里还剥着花生:“我瞧老卢也一脸凝重的样子,难不成真出了事?”

“不会叫善善给猜中了吧。”

罗玉秀心情不由有些激动,并非是想看笑话,而是一种纯属吃瓜群众看见大瓜时的激动。

“老三媳妇儿说什么了?”苏维民那会儿正接电话呢,没听到黎善的猜测,但作为一个严肃的公爹,他又不好跑去跟儿媳妇说八卦,只好一直憋在心里,回来问罗玉秀。

罗玉秀将黎善的猜测告诉了苏维民。

苏维民也是一脸愕然:“这事儿还能这么办?”

“怎么不能了?老卢两口子在县城,经常一两个月都不回去,你说要是真叫孩子下了乡,那么远的地方,他们也不知道在哪里,连找都不好找,更何况你又不是不知道,老卢家那两个老的偏心偏的厉害,说不定全家帮着瞒,瞒个一两年都不成问题。”

罗玉秀叹气:“所以我才说那两口子糊涂啊。”

“可不是嘛。”苏维民很是赞同地点头。

本来想到厨房问问饺子煮好没有的黎善,听到老两口八卦,又赶紧默默退散,甚至还帮着阻拦两个孩子去打扰。

公爹也是不容易啊。

那么热爱八卦的人,却得装作严肃的样子。

一天到晚演戏也很累的,她还是将自由的空间让给他们老两口吧。

又过了几分钟,饺子出锅了,罗玉秀招呼家里的孩子们吃饭,苏维民又恢复那种严肃的公爹形象,一本正经的坐在主位上,还用手指点了点桌板。

吴梨赶紧殷勤地走去厨房:“我拿筷子和碗。”

黎善:“……那我帮着端菜。”

“善善你别动,我来就行。”苏卫清立即将黎善给压着坐了下来,自己屁颠屁颠地去了厨房。

吴梨听见了,心里又酸又觉得理所当然,甚至还觉得苏卫清有点没出息。

好好的大男人围着锅台转。

苏卫清一手端着一个菜碗就出去了,等吴梨拿着碗筷回来,苏卫清已经坐在黎善身边腻腻歪歪了,苏维民一脸淡然老神在在,罗玉秀倒是手指戳了一下苏卫清的脑袋,骂了一声:“没出息。”

但其它的话却一句都没说。

正如苏卫清所言,在家庭生活中,老两口是难得的公平。

就好比干家务。

罗玉秀从不在意儿媳能不能干活,她只管每一房有没有人出来干活,吴梨去端碗拿筷子,若三房两口子坐着等吃饭,罗玉秀肯定要批评,但苏卫清去端菜了,罗玉秀却不会多置喙什么。

这样的婆婆就算到了未来都是难得。

热热闹闹的吃饺子,喝米酒,说吉利话,老夫妻俩还给两个孩子包了红包,又给两个新媳妇儿也包了红包,乐呵呵地交代:“晚上放枕头下面,保佑你们早点有孩子。”

苏卫海立即伸手:“妈,我的红包呢?”

“去去去,你都多大了,要啥红包。”罗玉秀笑着拍了拍苏卫海的手。

上一页 章节目录 下一章 推荐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