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章 章节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七零年代青云路 第262节(第1 / 2页)

“我把你爹劝住了!赚再多钱也不如有个铁饭碗体面呀。”苗玉兰昂着脑袋,一副土财主的派头,“你大哥二哥的工资,现在都是他们自己留着的,我可不想操心给他们管钱了。老大现在每月能赚个四五十呢,在加上你大嫂每月也有七八十,足够他们一家子花了。”

吉安从厨房里端了西瓜给姥姥吃,蹭到她身边问:“姥姥你能在我家住多久啊?能不能住到我们去幼儿园呀?我还想带你看看我们的幼儿园呢,还能把我的好朋友介绍给你!”

“姥姥呆两天就回去了,家里还有好多活呢!”

苗玉兰这次来省城,是想去省城机械厂购买机器的。

“咱家只有我跟你大嫂两个人干活,本来你二嫂也要帮忙的,但她平时在车间就挺累,如今又挺着肚子,我哪能让她回家还干这个。不过看我们人手不足,她倒是给我出了一个主意。据说省城有卖鱼片斜切机的,跟海味品加工厂的那个机器一样,把鱼放进去,再出来的时候,就是现成的鱼片了。要是有了这个机器,可就给我跟你大嫂省事了,不然我俩整天切鱼切得胳膊都抬不起来!”

他们这个买卖赚钱是真赚钱,但累也是真累。

收鱼,洗鱼,剥鱼皮,切鱼片,只有她跟儿媳妇两个人干。

项小羽惊讶地看向老娘问:“娘,你这是真的发啦?刚买了制冷机,又要买斜切机啦?”

这还是她头一回听说个人出资买这种机器的。

“那有啥办法!”苗玉兰一摊手说,“咱家人手不够,我又不能从村里雇人,那不就成剥削阶级了嘛!鱼打了上来,就得赶紧处理,否则就该放坏了!与其剥削人,让人找我的茬,还不如剥削机器呢!咱家那边的大集上,这种零嘴可好卖了,生产多少都能卖出去。等我再卖两个月,买机器的钱也就回来了。”

“只是买机器的话,你就让我二哥来嘛,他本来就是干农机采购的,省城机械厂这边的关系他都能搭得上。”

苗玉兰呵呵笑:“我也是想出来松快松快的,省得总在家里干活。顺便来看看你们过得咋样。”

她从兜里掏出两张大团结,塞进两个大外孙的手里,“呐,自己留着买糖吃!”

早就学会了认钱的双胞胎,盯着自己手心里的大团结双眼放光。

上次奶奶给的一块钱,他们可以吃五根奶油雪糕和五瓶橘子汽水。

这次姥姥给了十块钱,已经可以承包他们全年的冰棍和汽水了!

小哥俩学着上次奉承奶奶的流程,跳到沙发上。

一个给姥姥捏肩,一个帮姥姥捶腿,殷勤得不像话。

吉安还贴心地问:“姥姥,我捏的重不?我还可以轻一点的!”

苗玉兰像个地主婆似的靠坐在沙发上,惬意地说:“不重不重,这样正好!”

至今还没有享受过这种高级服务的亲娘项小羽,吃味地说:“娘,他俩还那么小呢,你给他们那么多钱做什么?”

“呵呵,都有的,我给你大姐那边也汇了一点钱。她马上就要给她婆婆发工资了,手头也不宽裕。”

项小鸿第二次征战高考,终于成功上岸,考上了海军驻地附近的一所海事学院。

不过,她家壮壮才一岁多,虽然不用吃母乳了,但也是离不开大人的,所以项小鸿就让她婆婆安心住着。

她读大专的这三年,孩子暂时交给婆婆带,每个月她个人出资十块钱,给她婆婆当零花钱,算是变相给老太太发工资了。

孔斌觉得亲奶奶帮忙带两年孙子用不着给钱,反正平时吃饭买菜的钱都在老太太手里攥着,给不给都一样。

项小鸿却不同意,“每天从买菜打饭的钱里抠几毛钱,只觉得那是小钱,但是认真算下来,每个月也差不多有七八块了。我把这十块钱一次性给咱娘,让老太太每周带着孩子去学校看我一趟,我觉得还挺值的……”

一岁多的孩子刚会走路,稍有不慎就会磕碰到,项小鸿自己带过孩子,知道其中辛苦。

她在渔业公司工作那么多年,也是有些存款的,所以并不吝啬多给老太太十块钱。

苗玉兰抓住小外孙捏肩捶腿的手,给他们每人塞了一块西瓜,又对闺女说:“你姐三十多才考上一个大专,肯定得认真读书。她婆婆要是不帮忙,就得我去帮忙带孩子。但咱家刚包了船,还有一摊子事要忙呢,哪能抽得出空来?所以这每月十块钱的工资,我帮她出了,只当她婆婆是替我干活的!”

项小羽在心中啧啧两声,她娘有了钱,说话的底气都不一样了,瞧这财大气粗的!

在省城这段时间,苗玉兰订购了鱼片斜切机,被闺女拉去理发店烫了一头卷毛,看了亲家文工团的文艺演出,又去参观了外孙们的幼儿园,这才心情愉悦地返程归家。

宋恂将丈母娘送上火车以后,党校新一学期的课程也开始了。

这学期是他在党校的最后一学期,无论是参加实习还是直接工作,理论进修班都只剩一学期的课堂教学了。

宋恂正筹划着要怎么好好利用接下来几个月的校园时光,却突然被班主任邱老师叫去了办公室。

“听说你上学期发表了好几篇论文?”邱老师笑着问。

宋恂谦虚道:“没有好几篇,只有三篇。”

其实,与党校学业相关的只有两篇,另一篇是投给《华夏造船》的。

邱老师哼笑一声说:“确实,三篇论文里没有一篇是跟马列主义基础理论相关的。”

宋恂面不改色道:“我的理论水平尚不足以支撑我完成一篇论文。”

“行了,甭打官腔了,我也没有要批评你的意思。”邱老师拖过一把椅子请他入座,而后说,“看你这架势不像是想搞理论研究的,再有三个月学校就该统计在职干部的就业意向了,你是打算先去实习还是直接分配工作?”

“直接分配吧。”实习岗位多半是与理论研究相关的。

邱老师沉吟片刻道:“既然你想直接分配工作,那有个事我也可以跟你通个气了。海浦地委组织部前段时间给党校发了函,那边想调你回海浦工作。你之前就是从海浦出来的,如果还想回去的话,这也是一次机会。”

宋恂怔了一瞬才问:“哪个单位?”

“海浦海洋渔业公司的。”

宋恂努力回想了一下,他在海浦工作的时候,好像从没听说过这个单位,不由疑惑地问:“这个公司是最近两年新成立的吗?”

“确切地说,这个渔业公司还没有正式成立。海浦那边打算通过补偿贸易的方式建立远洋船队,据说要搞什么全省最大的商品鱼渔业基地,现在还处于招兵买马阶段。可能会让你过去当党委书记或者经理。”

宋恂径自思考着,没说话。

上一章 章节目录 下一页 推荐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