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零年代好家庭

第211节(1 / 2)

所以给队里种是最好的。

他和莫茹对视一眼,莫茹心领神会。

她笑道:“队长说行当然行,那就当俺们入队里蘑菇房的股,提供种子和技术,队里准备材料派人负责照顾蘑菇房。”

几个老头子一合计感觉可以。

这可是别的生产队都没的本事,要是成功那又轰动全县呢。

周诚志道:“等队里蘑菇房能稳定挣钱,你当技术员一天十工分,管你随便吃蘑菇,管理蘑菇的人归你选,怎么样?”

哎哟喂,这可是大福利啊。

几个老头子都瞅他,黑脸什么时候这么好说话了?

周明愈道:“大爷,不如这样,让妮儿帮队里培育蘑菇,一天六个工分,然后每次给供销社送蘑菇,赚了钱给她点分红。”

这样每次都能拿钱,不至于等到年底才算。

关键年底算工分,是家里的,每次得奖励钱是莫茹的。

周诚志又和几个老头子商量,他道:“我没有意见,你呢?”他问的是周诚仁,因为这关系他们家的收入。

周诚仁道:“这是额外的收成,我家管不着,队里决定。”

周诚志就笑道:“那这样的话,依然每天给闺女十工分,每次卖蘑菇给两成分红,怎么样?”

呀,这可真意外!

一天十工分就是一块钱呢,卖了蘑菇还给分成,要是卖一百莫茹就有二十呢。

他们可没想到周诚志这么大方。

莫茹和周明愈欢喜道:“多谢队长,俺们很乐意!”

周诚志就道:“好好干,咱们不辜负县委和公社对咱们的期望。”

他可记着高瑞阳的话呢,要在行动中论功行赏,不等最后,虽然两成分红不少,可这也能激励莫茹多出力。

再说这蘑菇房就是白赚的,又没有什么成本,只要赚就是白赚的!

莫茹又道:“队长,能不能让俺二嫂负责蘑菇房。”一开始数量不会太多,一个人足够忙活的,等多起来就再加人。

周诚志:“中,过了年就再盖一间队屋专门种蘑菇。”

队长真是个开明的队长,有大将风度,莫茹高兴地拉着周明愈的手,“小五哥,走,家去割蘑菇去。”

两人回到家,张翠花正一边做针线一边看孩子。

几个孩子都怕嫲嫲,在张翠花面前乖乖的,泥蛋儿在读书写字,连周七七都比往日笑得更多更灿烂,更别说菊花几个。

张翠花做梦都没想到原本二愣子一样的儿子能转性,原本傻子媳妇儿能这么能干,小两口都成为了公社劳模,县委书记都亲自来和他们握手拍照颁奖呢。

稳重如张翠花,现在都乐得合不拢嘴,没外人的时候一边做针线一边哼哼个小曲儿的。

这些布都是之前莫茹得的奖励,她每次拿到布票就买成布,回来交给张翠花分。

张翠花以前就说过如果是家里工分归她分派,个人得的奖励个人分派,所以她没要,都还给莫茹。

莫茹也感激她当家开明,拿了一些布给她,张翠花就收着。

原本四儿子说媳妇她还要精打细算呢,转眼间发现形势大变。

现在不但布、棉花不愁,儿媳妇儿更不愁,不少人都要把闺女嫁过来,彩礼也是一降再降,最后有人都说不要彩礼也嫁闺女!

就这样从原本要托人好好说合到现在一大群闺女排着队给她挑,她挑的眼花,反而拿不准主意了。

所以,说不上媳妇愁人,这可选的太多也愁人,总觉得这个也好那个也不差,就怕选了这个错过那个的。

哎,愁人!

那些老婆子们还一个劲地来忽悠她,让她选这个那个的,她都有些闹心,所以这几天躲到小儿子家来清静清静。

她寻思的是,离大仙近一点,兴许能沾沾大仙的灵气,自己脑子一灵光,就知道选哪个了呢。

张翠花看泥蛋儿写字像模像样的,有些感慨,“都是你五娘娘教的?”

泥蛋儿点点头,“是的。”

张翠花:“再要是有识字班,你也去上。”

泥蛋儿瞪着一双单眼皮眼睛,“嫲嫲,识字班不是小姨们上的吗?”

他小姨上过识字班,那时候都是大辫子闺女,所以那些大姑娘还有个外号就是识字班呢。

不过现在都是纳鞋底说闲话的妇女,已经没有大闺女上识字班。

这时候莫茹和周明愈回来。

莫茹看了看泥蛋儿做的数学题,写的常用字,夸了两句,“真不错,过了年跟嫲嫲申请去上学吧。”

张翠花道:“还小呢,人家学校大生日要八岁,小生日得九岁,差一点都不行。”

莫茹笑道:“没事儿,要是泥蛋儿能跟上,回头我和小五哥去帮忙看看,咱们是先进生产队,总得通融通融吧。”

说几岁几岁的,对于普通人来说,好像是死规定,无法逾越的鸿沟,可对特权来说,其实连障碍都算不上。

后世说这个那个规定,很多不是都拿钱就可以搞定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