卫善有孕的消息传出去,卫敬容自宫中赏了许多缎子药材来,还有一柄红珊瑚雕成的如意,这样的巨株难得,雕得祥云如意更难得,沉香把这如意摆出来,宽慰卫善道:“公主必会事事如意的。”
帝后二人分宫而居,卫皇后茹素一月之期已经过了,却半点没有挪住到长清宫来的意思,互相没有一点缓和的迹象,卫善并不相劝,只是闭门养胎,除了日日去正元帝跟前请安,连后宫也不走动了。
她不出去走动,却有人往她宫里来走动。
天气渐渐暑热,落霞阁中因有巨树遮蔽,倒不那么燥热,屋里搁着冰盆,卫善调了色画殿外合欢树,沉香碎步进来禀报:“太子妃来了。”
卫善这一笔下得重了,随手搁下狼毫,也不换衣裳,素着脸缓步出去,看见太子妃是孤身而来,倒觉着有些稀奇。
太子妃又似刚进宫时那样,垂眉低首,衣饰也不再华丽,穿了一件湖色素面的宫衫,簪着三两颗明珠,手里还提了一盒点心:“我听说妹妹有孕,一直都想来看看,只是承吉身边离不了人,怎么也抽不出空来,好容易得闲,做了些点心,妹妹不要嫌弃才好。”
她越是说,卫善就越是觉着古怪,太子妃这个人简单得很,无所求时只有面子情,有所求时才会着意殷勤,可她此时还能求些什么,求到她面前来呢?
太子妃能活下一命,并不是碧微手下容情,而是有承吉这个护身符在。
卫善曾劝过碧微,不是为了甄氏,而是为了碧微。为了个杀不死又不开窍的甄氏,背负上几十条人命,不值得。若碧微是个冷血的人且还罢了,可自那之后她日日点香念经,为的依旧还是这几十条人命。
“嫂嫂不必辛苦,我这些日子只是困倦,并不馋吃的。”卫善坐到偏殿榻上,沉香替她往腰后垫了个软枕,接过太子妃手里的点心,交到初晴手里。
初晴取了两色金银葵花碟子,一边摆着太子妃送来的点心,一边是落霞阁小厨房里造的点心,把太子妃送来的还搁在太子妃的面前。
落琼捧了茶托上来,给卫善的是玫瑰蜜卤,给太子妃的是八宝攒茶,她初进宫时便爱吃这个,后来见宫里贵人无人饮杂茶,这才换了口味,在卫善这儿又见着了。
卫善笑一声:“我不便吃茶,仿佛记得嫂嫂爱喝这个。”
太子妃捧了茶盏,竟难得有些眼热,隔得许久抬了头:“无事不登三宝殿,在妹妹面前我也不必藏着掖着,我是想请妹妹替我和姜妹妹说和。”
卫善饮了一口蜜水,搁下琉璃盏,看向太子妃,不着痕迹的将她上上下下打量一回,轻声反问:“嫂嫂要请我当说客?替你和姜良娣说和?”
太子妃涨红了脸,指甲紧紧掐在掌心里,说这些话叫她深觉得受辱,却不得不挤出笑意来:“说到底我们都是太子的未亡人,就算早年不和,承吉承佑如今也该是世上最亲的兄弟,原来是我错了,我愿意给姜妹妹斟茶认错,从此只求东宫和乐。”
她关在东宫时还要骂碧微一句贱人,这才几个月竟转了心思,肯与碧微姐妹相称,还肯斟茶认错,要是早些年碧微本就有求和之意,又因秦显之故,肯照拂东宫,如今她既要上卫家的船,又怎么还肯跟太子妃说和。
“这事我办不了。”卫善神色恹恹:“嫂嫂便是早些来说,我也当不起这个说客,何况是如今?”
太子妃没成想她不肯,分明已经伏低作小到这个地步,她咬牙忍住,依旧央求道:“东宫只余下我们几个,又何苦再相争,自我进宫,妹妹心里便没把我当成嫂嫂,就算为了姜妹妹好,宫里这样动荡,承吉承佑如何相安?”
卫善手里的琉璃盏一碰,发出一声脆响,这番话不是太子妃能说出来的话,背后必有人指使她,可杨宝盈已经没了,她又是从谁那儿学了这些来?总不至于到了这个地步,她还肯相信秦昱的话罢。
“嫂嫂安心罢,承吉承佑血浓于水,在陛下跟前养着,原来虽不亲近,往后自然能亲近起来,至于姜姐姐,嫂嫂何苦为难她呢?”正妻给妾室斟茶,碧微怎么敢接,又怎么敢不接,卫善不愿揭她面皮,也不想看她泪眼盈盈说这些年的委屈,在这宫里活着,哪个人不委屈。
太子妃坐了许久,也磨得许久,看卫善无论如何都不肯应,到底还是哭了一场,哭掉两海碗的眼泪,看卫善还是无动于衷,反而收了眼泪,红着眼圈道:“妹妹真是忍心,承佑是你侄子,难道承吉不是。”
卫善看着她落泪,到她哭完了才道:“嫂嫂的心也并不比我软多少,中元节将至,便不给素鹃腊梅烧纸,也该给孙率卫烧些纸钱去。”
太子妃一听这话,仿佛被针扎了一下,刹时脸色发白,左手拢在右手手腕上,卫善这才看见她腕上套了一串紫檀佛珠,不住转动两下,这才道:“妹妹不肯便罢,又何必挖苦我呢。”说着立身起来出去,可心里依旧打着要与姜碧微修好的主意,此路不通便另寻它途。
沉香看她走了,沉下脸来,让小宫人取了香花来熏屋子,扶着卫善回寝宫,奇道:“太子妃怎么突然改了主意?就像换了个人似的。”
方才哭得沉香几个将要按捺不住,公主才刚有孕,这胎还未过三月,还没坐稳,便听她这一场嚎啕,晋王还在外头,至今还没传来好消息,叫她这么一场哭,倒添了晦气。
卫善阖了眼儿:“让小福子去问问,这些日子太子妃在与何人交际。”她打的什么主意还不分明,可若是碧微当真愿意与她修好,她才真该担心。
自六月中等到七月初,终于有信报传来,高昌国知道大业发兵,军队已经出了玉门关,一时惶惶难安,竟派遣使者带着大批金银礼物去突厥求援,央求突可汗发兵相助,预备两边夹击,欲将秦昭围困在大漠中。
突厥已然发兵,却找不到秦昭的军队,突厥骑兵在沙漠中奔波来回,人困马乏,一仗没打就回了突厥,高昌国王只当得天相助,不意突厥才刚撤兵,秦昭的大军就似神兵天降团团围住了高昌。
军报传来之前,晋王府便送消息进长清宫,飞奴带回一张字条,上头只有两个字,是秦昭的笔迹,写着“平安”。
卫善捏着这两个字,终于安下心来。
作者有话要说:明天起恢复早上十点更新
等我调整过来重新双更还债
长评越欠越多了……倒地
☆、第313章 献女
卫善自刚到晋地起就把这条路铺了起来, 驼帮马帮的常薛两家人, 常家是在丝路上来回, 薛家从永宁关出,马帮的生意,一直做到了突厥的牙帐中。
经营这些年, 终于派上了用场, 常家这些年在丝路城镇上开了一间又一间的商铺, 没有晋王府的财力支撑,哪怕是常家也支撑不住。
说是商铺, 除了收货出货之外也兼带打探消息传递讯息的效用,秦昭军队还未抵达陇右,常家的商队就已经踏上了丝路。
商队一行几十号人, 有向导有跟车, 车上装的货物还与平日没有两样, 到了地方各种打点也都是惯例,这回打听的更多些, 一问便知高昌国主运了一大批金银绫罗往北边去, 北边就是突厥,常家一知道这个消息立时飞奴传信给了秦昭。
丝路通商多往中原而来,一是中原地广, 二是中原富庶。突厥也并非没有商道,只是运去的货物不比运往中原的多,两边虽有交际,可似这样国主之间送去金银, 还是数年之中头一回。
薛家的马帮生意,就算是突厥内斗时也是一样走动,突厥皇廷与北狄皇廷一样争斗不断,这些年来更是分成了东西两位汗王,互相牵制,时有摩擦。
不论他们自己打得如何,总是要钱要盐要铁的,薛家两边游走,突厥皇廷汗位几次易主也都一样做生意,不过就是换一任汗王,再次奉上金银而已。
薛家在突厥自有势力,马帮还未到牙帐中,就已经听到风声,大业与高昌开战在即,突厥汉王意图不明,常家送上信报,薛家也不甘人后,把突厥西汉王收了金银的事传信给了秦昭。
秦昭先接到常家送来的信,就已经猜测高昌国主联络突厥是有意求援,想让突厥发兵,两边夹击把这三万人围住。
突厥骑兵素以骁勇善战著称,高昌国主向突厥求援也在情理之中,若当真被他们两边夹击,三万兵马难以相抗,秦昭接到信报便写了信件,着人送到陇右刺史手中,刺史却按下这份军报不曾往上报。
曾文涉一到陇右便把当地官员都宴请一回,他是怎么来的,上头几个知道的清楚,这份军报一送上来,司兵便去寻了曾文涉,曾文涉笑道:“晋王也太胆怯了些,难道两边开战,便不许高昌与它国商贸?那真腊土藩是不是都有援军要来,要与我大业为敌?”
司兵气愤难平,可他虽是司兵,上头还有刺史在,当着曾文涉的面摔了茶盏:“千里用兵岂是儿戏?上头若是追究下来,我一顶乌纱换不来三万人的性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