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帝们的死后生活

皇帝们的死后生活 第408节(2 / 2)

“还有别的话呢?”

“没有了。”

卫子夫有些怅然:我的海鲜啊……如果不是汉武帝突然生气,本可以像过去无数次一样,在拒绝求爱的同时把生意搞定。看他不是很富裕的样子。

……

太学最近挺悠闲的,一批优秀学子刚刚毕业,一切都在正轨,去进修的鬼卒鬼差不用操心,慈幼院里那些小孩依然是天才飞快蹿升,羞耻心比较强的依然会因为一次考试失利愤然去投胎。

说来奇怪,投胎和自杀一样,都是离开当前这个空间,可是投胎听起来就充满希望,也不疼。

真不知道人间能给人什么希望,那分明是三界中最残酷的地方。

李适一封恳切的书信烧过去,就找到了他和王玉的女儿,那女孩子的执念很强,到阴间之后留恋不肯离开,坚决不去投胎。这样的魂魄符合留下的标准,小姑娘长大的很快,学习成绩不错,现在正在地府的牧场中工作。

刘秀:“地府的屯田地区在收割完麦子之后,原先是烧了麦咭堆肥,后来改成直接让牛羊去把割掉麦子之后,地里剩下的根茎吃干净。”需要很多小吏负责这件事,我也不知道到底要干什么。

李适掩面悲戚:“她真是饿死的么……”给小公主找不到乳母,王玉也很饿,没有多少奶。或许因为是饿死的,所以,即便有祭祀也要去有粮食的地方工作。

刘秀怅惘道:“当初我看她才智过人,颇为不凡,原来是和政公主的亲戚。”这是客气话,其实也就是普通聪明,没有聪明到能被他记住的程度,这是后来查了资料才知道的。他把手里的卷宗递给李适,这里面没什么,就是她的生卒年和考试成绩,还有每个学子都可以保留一篇最优秀的作品,不论是策论、诗词、还是机械设计图。

李适正在这里看策论。谥号很快就被他儿子订好了,德宗·神武孝文皇帝,一份祭文飘飘落下,通知阿耶。

李适这才知道原来自己是唐德宗。“唉,有些不敢当。”

刘秀看了看祭文,又看了看他:“不错。”

“嗯?未解其意。”

刘秀终于还是没忍住,问了一个问题,问的当然不是他纳了宋氏姐妹五人,每天带着吟诗作赋有什么感想,这没怎么耽误他治国。“你们唐朝的谥号真长啊。”

刘秀登基之后干过一件事,一件在帝镇树敌无数的事儿,他把西汉的皇帝庙号一顿狂削,就给四个人留了庙号,刘启到现在想起这事儿还想骂他。

太宗·孝文皇帝,讳恒。

孝景皇帝,讳启。

世宗·孝武皇帝,讳彻。

这是汉朝的庙号·谥号。

高祖·神尧大圣大光孝皇帝·渊

太宗·文武大圣大广孝皇帝·世民

高宗·天皇大圣大弘孝皇帝·治

则天大圣皇后

睿宗·玄真大圣大兴孝皇帝·旦

玄宗·至道大圣大明孝皇帝·隆基

肃宗·文明武德大圣大宣孝皇帝·亨

这是唐朝的庙号·谥号,满眼写的都是大圣(幸好不姓孙)。

非但李豫李适父子脸红,就连在旁边谱曲的李渊也有一点点不好意思,看了看李世民,心说这小子当初觉得对不起我,给我多上谥号,多溢美之词,结果成了定律,后代就使劲给祖宗加谥号。多亏以前没被杨坚嘲笑,要不然……多亏我没见过尧王,我比尧王还是差一点点的。

李世民被盯了几眼,走过来问:“突然看我做什么?”

几人把事情一说。

李世民哈哈大笑:“我们之前还在想,若是唐朝有朝一日遭遇不测,也能有一个光武皇帝横空出世,叫陨石来砸死逆党,哪怕削了他们的庙号谥号也值得。”

他的儿孙们一脸郁闷,太宗说这话当然理直气壮,就算是有一个和刘秀一样挑剔的皇帝,也动不了太宗的庙号。睿宗玄宗肃宗就……有点危险了。

刘秀脸色微红:“这是自然。”其实他已经在太学编撰的教科书里把他们谥号悄悄的削了一通,学生们不用背这些东西,就算是最喜欢历史的人,恐怕也难以记叙唐朝这些皇帝的谥号庙号,以及频繁更改的年号。

……

李适也没有多开心,他去世之前,太子已经病的不能起身,宗室百官都来他塌前问疾,太子都没法来,等他去世之后不久,又很快就听说了新君失音的消息。

文臣容易因为幼稚和理想化而捣乱,武将则容易套娃——去平反的谋反了∞。

李适重用宦官,李诵却觉得苛政盘剥百姓,宦官被派遣到各地搭理军政,有十常侍之忧。宦官虽然不能谋反,但他们的妻儿却未必。宦官的儿子未必是宦官,却仍被看做宦党。

王叔文、柳宗元、刘禹锡和皇帝身边的牛昭容都在奋力而为。

把权力给人很容易,要拿回来却很难。予取予夺只是一个美好的畅想。官员的生杀大权不属于皇帝,而属于自己。更何况皇帝现在的病体,毫无威望可言。

宦官、文官、武将都在这次改革中利益受损,纷纷想方设法的反击,先逼迫皇帝立了长子为太子,又胁迫皇帝退位,新君李纯登基。

没过多久,李诵也来了。非常平静的样子,就好像对于祖父把才人给自己,一个儿子被亲爹抢走当儿子,当了好多好多年的太子还有点危险靠李泌和皇帝吵架才救下,到后来革新失败,政变退位……他都一直很平静。

端正沉默的如礼行事。被祖宗们盘问了这次革新的计划之后,皇帝们一阵无语。李诵病倒了,口不能言,革新的主力把政策层层上报,最后由皇帝身边的牛昭容揣测皇帝的意思,来批阅。

武则天:“看我干什么?若是我要整治宦官,哪用如此费力?”

李治问:“你怎么办?你不怕激起兵变?”

武则天附耳低声说了说自己的意见:“盘剥百姓拿不到多少钱,一个卢杞就富可敌国……文武官员愿不愿意杀宦官?我一直在琢磨河朔三镇,倘若精力充沛,又有陛下作为我定心安神(让我不着急),可以参考汉武帝的推恩令。”

先让他们三方内斗啊,提拔更多的武将来分权。王叔文一次把满朝文武得罪光了,他不死谁死?

李世民大约知道她在说什么,暗暗的叹气。俗话说打铁还要自身硬,如果武将都不如皇帝能征善战,还怕什么武将谋反呢?皇帝自己羸弱,武将必然谋反,倘若皇帝弱又打压武将,那就等着被外国抢光吧。所以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