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自问与上官清清还没到知己好友的地步,突然被对方这般热情对待,沈鹮颇为心虚。
上官清清叹了口气,心道果然如此,便开口:“旖屏楼是我母亲的嫁妆,不归上官家管,所以只有在这里我才最自在。”
楼里的盈利以前是上官清清母亲的收入,如今变成了她的,她这么多年的花销都是靠她娘当初留下来的嫁妆一日日过到了现在,她没动用过上官家一分一厘钱。
沈鹮得知这些,拍着她的肩膀安慰她:“没关系,旖屏楼……也挺好的。”
上官清清点头:“自是挺好的,一年能给我挣几千上万两,我便是再穷,也比你富有得多了。”
沈鹮:“……”
不如不说。
上官清清见她沉默,又是一笑,一副娇滴滴的可人模样,她道:“我把旖屏楼送给你可好?”
沈鹮一时愣怔,上官清清继续开口:“旖屏楼今后所有的盈利都归于你,你有钱可以买更好的衣裳,或许可以买些稀有的金属灵石一类为自己打造武器,总之一定会比你现在过的更好。”
“为何?”沈鹮不解了。
上官清清解释:“我自然不是全无条件地将钱财送给你,有要求的。”
她道:“想来要不了多久你就会知晓如今上官府正在为我筹备嫁妆,想要将我嫁到银地去。我反抗不了他们,多半也逃不掉,若死了又觉得可惜,倒不如凭着自己这一身皮肉拼一拼。”
上官清清不怕被沈鹮知晓她如今的处境,毕竟她与沈鹮通过梦,她过往经历的一切都被沈鹮看在眼里,沈鹮是最知晓她的可怜、可悲与耻辱的一面的。
“沈昭昭,我记得我府里那猫妖曾经想雇人杀了你,她管着上官家的所有御师,包括御师之下的契妖,如今京中在查的瘴毒一事,我不信她是无辜的。”上官清清抿嘴:“我若离开隆京,便没人记得她的恶行了,可你不一样,你与她有仇怨在,我想若能找到你帮忙,我扳倒上官家还有些可能性。”
沈鹮竟一时无言。
这回她相信上官清清不是随意找她闲聊,而是真有要事交代她了。
如今的上官夫人苏氏的确与沈鹮有些仇怨,当初沈鹮险些在中融山杀了上官茹,苏氏又派钱御师想在朝天会杀了她,沈鹮想若给她们母女俩找到机会,必会将她挫骨扬灰。沈鹮如今挂着紫星阁御师的身份,暂且安全,难保不会被人背后下手。
她是不会主动害人,可有仇怨的,若再来招惹,她亦不可能手下留情。
上官清清除了拿住沈鹮与苏氏有仇这一点之外,还提了瘴毒之事。
“你在朝天会比试最后一场怒斥瘴毒我也有所耳闻,我知你的对此深恶痛绝。而今瘴毒就藏在隆京某处,如若不找到瘴毒来源,会有更多的妖疯魔,会有更多的人受难,这也不是你想看到的吧?”上官清清的手轻轻搭在沈鹮的手背上。
她灼灼地盯着沈鹮,轻声道:“我可以助你调查瘴毒。”
这一声如风过耳,吹过便没有踪迹了。
沈鹮震惊地看向她,上官清清瞥了一眼守在门外的两个彪形大汉,即便林阅说他们听不懂隆京话,可她并不敢松懈。
她拿起筷子蘸了汤水在桌上写下一个——林。
沈鹮知道林姓,祥云楼的小二说,守着祥云楼的银地商人的主人便姓林。
上官清清抿嘴:“凡是害了我的,我都不会放过。”
上官家如此,威胁侮辱她的林家亦如是。
冬至那餐饭她便看出苗头了,苏氏害怕林阅,不是因为林阅是她的救命恩人,也不是因为上官家还想和林家做生意,她的害怕出自于本能,就像她比在场所有人都了解林阅是个什么样的人。
后来上官府无人敢拦她,她的禁制少了,也就偶然间看见苏氏给林阅写信。
一封没瞧见内容的信,未必如上官清清所想,可她就是有一种预感,结合苏氏甚至不敢正眼看林阅的举动,她便知道苏氏与林阅必然早就认识。
如今能让苏氏害怕的,只有青云寺一直在调查的瘴毒。
“我一旦离京,隆京或上官家的消息就未必能实时传到我的耳里,你可与我从中传信,我们提个只有我们两人懂的暗号,我若查到了消息便告诉你,你若有了消息便通知我。”上官清清说着,伸手指向自己带来的米糕:“以此为号如何?”
话全都让她一人说完了。
沈鹮着实没想到,往日只知道争风吃醋的小姑娘,竟想谋一场大局。
她若现在让沈鹮帮她逃走,沈鹮说不定就答应了,不说能让她今后衣食无忧,可一定能避开眼下这些祸事。
可上官清清没想走,她想以身饲虎,与虎谋皮。
为了什么?
沈鹮抿嘴,心下骇然,胸腔发麻。她脑海中忽而闪过十年前上官清清盯着已死的上官夫人看了许久的画面,渐渐想明白了。
上官清清不是没想过逃避的,她想了十年,将魏千屿当成了她未来的避风港。
魏千屿靠不住,她也不想再依靠别人了。
她想用瘴毒扳倒上官家,而沈鹮的确痛恨瘴毒,若有机会让那猫妖母女自食恶果,她也不介意推波助澜。
“就当是为了旖屏楼?”上官清清还想劝她:“我又不要你杀人放火。”
沈鹮伸手拍了一下上官清清的脑袋:“以你这张脸说出杀人放火四个字,还真是分外违和。”
上官清清抿嘴笑了笑:“这么说你便是答应了?”
沈鹮蹙眉,唔了声,随后又问:“但你为何找上我?”
“因为你是沈鹮啊。”上官清清认真道:“你是沈清芜的女儿,满京都在说你当初叛逃出隆京,带走了镇国大妖,致使全隆京的妖都不可控地攻击百姓,攻入皇城,可我知道绝不止如此。”
沈鹮不解。
上官清清继续道:“万妖反噬之前,上官府其实听到过风声,否则我那狠毒的爹不会提前在地宫里准备好足够的吃食,上官府的人也不会退得那么井然有序。”
这倒是沈鹮第一次听说,关于十年前隆京灾祸的另一种可能。